通膨為何要看PCE?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年,觀察美國通膨除了要看消費者物價(CPI),還要看個人消費支出價格(PCE price)的變化,這兩者有何不同?我國有編PCE價格指數嗎?

可避免因通膨虛胖

其實,PCE價格指數就是民間消費的平減指數(deflator)。GDP是由民間消費、民間投資、政府支出、出口及進口所組成,這些項目各有自己的平減指數,平減指數的作用就是要把GDP、消費等指標由名目轉為實質。

何以要轉為實質?因為名目值易受通膨影響而虛胖,轉為實質比較能看出真相,不至於上當。經濟成長率定義為實質GDP成長率,原因即在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有民間消費的平減指數,也算有PCE價格指數了。

觀察2008年金融海嘯前的那一波通膨,會發現前三季物價高漲時,台灣的PCE漲幅比CPI漲幅低了0.8~1.3個百分點。再觀察過去這一年,俄烏戰爭引發的通膨,在五季裡(2022年Q1~2023年Q1)也有四季PCE漲幅是低於CPI漲幅的。

何以會有這個現象?因為CPI這項指數採固定權重,不會因為大家不買它(或買不到它)而降低它推升物價的力道,例如雞蛋的權重是0.26%,過去幾個月漲翻天,但也買不到,這個漲翻天就會循這個權數推升通膨率,但事實上根本買不到蛋,買不到或買的少,所受影響就小,放到PCE裡的推升力道就會弱了許多。

此外,人們消費總會貨比三家,鮮奶貴了,就買奶粉,外食貴了,就買蔬果食材在家做飯,這類消費替代行為,在CPI裡只有一小部分被考慮到,但在PCE裡,由於未採固定權數,因此消費替代效果會全然反映,這也是何以PCE漲幅低於CPI漲幅的原因。

廣告

主要反映生活成本變化

由此可知,CPI是反映一國總體物價的變化,而PCE是反映一國民眾生活成本的變化,由於人們的消費選擇行為,會降低物價所帶來的上漲壓力,衡量通膨率仍應以CPI為準,但估計生活成本變化,則宜採PCE價格指數。

觀察美國近50年CPI與PCE的變化,也是如此,1974年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機時,年底美國通膨率(CPI年增率)升至12.3%,而PCE漲幅11.5%,二次石油危機時,1980年3月美國通膨率14.8%,而PCE漲幅只有11.6%。從半個世紀的時間數列看來,兩者亦步亦趨,但CPI漲幅總是高過PCE,情況和我們一模一樣。

美國去年6月CPI年增率升至9.1%的高峰,而PCE漲幅只有7.0%,直到今年6月兩項漲幅才趨於一致,等於3.0%,從這麼長的時間數列看來,PCE確實更能衡量民眾生活成本的變化,這應該也是美國聯準會在決定是否升息時,除了觀察CPI,還需要看PCE的原因。

台灣有民間消費的平減指數,可算是擁有PCE price index了,不過,迄今只有季資料,及時性不足。未來在人力、資源都充裕的情況下,也許可以效法美國,每月編算,逐月發布。

小檔案■CPI是依據食、衣、住、行、育、樂等三、四百個項目群的物價變化,循前一年家庭消費比重為權數,加權平均而得本月CPI,而PCE則是採自當月個人消費支出這一籃子消費品的價格

小檔案■CPI在三、四百個項目群裡,每個項目群可能會查三、四十個花色(樣本),例如鮮奶這個項目,會將查到的樣本漲幅以幾何平均處理,幾何平均小於算術平均,這麼做即考慮了同一項目裡的消費替代效果,至於項目與項目的替代效果(奶粉與鮮奶、速食麵與麵條),CPI並未考慮。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寧德時代 最大鋰電池基地投產 福鼎廠逾人民幣千億產值
台股基金夯 19檔淨值破百元
兆豐銀籌組志強-KY 2.5億美元聯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