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你需要這6個東西

退休後你需要這6個東西:老伴、老友、健康身體與樂觀心態、老本與老居
退休後你需要這6個東西:老伴、老友、健康身體與樂觀心態、老本與老居 (Edwin Tan via Getty Images)

退休了一段時間,最近我開始在上志工線上教育訓練,希望取得志工證,利用空閒時間可以做一些對社會、對他人有幫助的事情,而我上的教育訓練主要是針對老人照護這部分。

台灣早就已經步入老人社會,根據統計,台灣在民國82年時,老年人口占比為7%,已經正式步入「高齡化社會」;民國107年老年人口占比為14%,而更嚴峻的是,根據衛福部評估,到民國114年時,台灣將因為高齡人口占比達20%,而正式邁入世衛組織所認定的「超高齡社會」。

其中,根據內政部最新人口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4月止,全台65歲以上人口已達415.8萬人,占總人口的17.8%,老化指數達147.9,而各縣市老化的前三名,分別為:嘉義縣21.9%,其次為台北市21.3%,以及南投縣20.3%,等於每5人就有1位是高齡人口,換句話說,台北市、嘉義縣、南投縣已經率先步入「超高齡社會」。

人都會老 但老還是可以體現自身價值

由於台灣預計在明年(亦即民國114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專家學者均倡議讓「長照產業化」,這部分仍有待財政部與衛福部跨部協作,為落實長照產業化鋪設一條可長可久的道路。而為了鼓勵民間積極參與興辦長照機構,財政部也於今年8月28日正式公告,將長照機構即起納入「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簡稱促參法)的重大公共建設範圍。

這些都是政府機構針對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所做的一些政策努力,對個人而言,我們又可以做些什麼?這是我退休這二、三年來經常自問的問題,之前有一些以前工作上的作者或朋友都勸我再復出或自行創業,他們認為我應該可以用過去的專業能力再對理財圈做出貢獻,但對我來說,投資理財已經做了30幾年,我付出過很多努力、也在出版領域做過幾件創新又成功的事情,對我來說,這部分已經無憾。我想要做的是:以前未曾做、而這個社會需要我去做的新事情(不是「工作」),在一位已經跨入老人長期照護領域的同學邀請下,我找到了一個新的方向:當一名志工!而且是針對老人這個領域的志工。

廣告

我自己還未到60歲,在目前超高年齡的社會裡,我還屬於「壯年」,並不能把自己歸納在「老人」領域裡,所以在我剩下的生命裡,除了寫理財專欄繼續貢獻我的理財知識之外,還能做些什麼事情能對社會有所貢獻?「志工」,成為了我的選項。

志工也分成很多種,我之所以選擇老人照護這個領域,主要是因為「我也會老」,未來幾年我可以服務需要照護的長輩,等我將來老了,也會需要別人來協助及照護我,就算將來我不需要別人來照護我,趁著我現在體力還足夠,我可以貢獻一己之力,對社會付出一點點心力,同時,照護老人家我也能學習到很多東西,包括如何照顧自己的健康,減少自己成為社會或家人的負擔。

老伴、老友、健康身體與樂觀心態、老本與老居

常說人老了,最需要的是:合適的老伴、可以常見面聊天的老友、健康的身體與樂觀的心態,以及老本(退休金)與老居。合適的老伴或許不能盡如人意,因為可能另一半比我們提早離世,所以老友就很重要,但老友也不一定可以常與你見面,所以我非常鼓勵50+以上的朋友多認識新朋友,包括出國旅行認識的同團朋友,只要合得來,都可以成為日後經常碰面或一起出遊的同伴。

健康的身體需要自己去照顧,包括運動在內,或是最簡單的每天走路一萬步,都是讓身體與雙腿強健的方式之一。不要老是宅在家當宅男、宅女,走出屋子,到外面去,絕對與年紀無關,只要你願意,一定可以。

至於老本,也是重點之一,但是「老本」這兩個字,往往會讓人誤以為絕對不能做任何投資,因為萬一虧損,就會吃掉好不容易存下的退休生活費。其實,只要選定每年都有穩定配息、且絕對不可能下市變壁紙的股票,就不用擔心自己承受不起投資所帶來的風險。我認識的一位作者,他也是退休教授,他到目前為止,手上持有最多的是台積電與0050,以及一部分的債券。所以,只要找對標的,投資就可以讓你安心,而且不用太擔心活太老、退休金不夠用的困擾。不過,如果你是很保守、或者是完全不懂投資的人,那麼「可以安心睡覺」是你的首選,建議你就選擇把錢安穩存在銀行裡。

至於老居,我個人比較傾向年紀愈大,居住的處所坪數不要太大,這樣整理起來比較不費力,還有,我自己很嚮往老了之後可以四處居住,亦即到各地去「Long Stay」,當然,這是個人的選擇,也有人希望一直住在自宅,但我知道有愈來愈多人選擇老了之後賣掉老宅,去住養老村。

人都會老,但在老的過程中,還是可以透過一些方式與管道,去體現自己的價值,除了對社會做出一些貢獻外,也能讓自己的心態保持年輕,甚至在付出的同時,從他人處學習一些新知,所以,選擇當一名「志工」是我目前的志向,也希望更多人可以加入志工行列。

個人簡歷

作者:李美虹
喜歡觀察周遭的人事物。雖然在投資理財媒體33年,對數字敏感,但卻不喜歡硬梆梆的數學,所以一直希望能用簡單的方式與人溝通理財知識。曾擔任《Smart智富月刊》總編輯、《Money錢》社長兼總編輯長,目前為《Money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