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品認證需改進 務實國防自主

近幾年,在前總統蔡英文所主張國防白皮書中的「國防自主」政策下,臺灣國防力量與時俱增,不管是國機國艦國造或防禦型軍備的品質與數量,都呈現穩定並且大幅度的成長。然而國防部為了控管軍品的品質一致性及防範利益弊端叢生,推動國防部軍品認證,即「列管軍品廠商資格級別認證」,推動至今不僅民間企業望之卻步,就連已經是與國防部緊密合作的軍工廠商也怨聲載道,國防部軍品認證此一作為,實在有檢討改進之必要。

由於國防軍品的建構,關係日後國防力量的展現,因此國防部為優化國防軍品的品質以及建立完整的國防產業供應鏈,於110年6月推動了國防部軍品認證,從發展台灣國防的角度來看,是相當良好的國防工業政策,但就實際應用來看,似乎與民間軍工廠商出現了明顯的落差。

國防部在111年10月所發布的「國防部主管112年度單位預算評估報告」中,即指出國防產業發展條例施行後,民間申請列管軍品廠商資格級別認證情形欠佳,尚待設法改善以達促進民間廠商加入國防產業供應鏈之目標,此一結論讓這幾年全面推動的「國防自主」無形中蒙上了一層陰影。

事實上,國防部軍品認證政策雖然立意良好,但是欠缺從產業發展的角度思考,民間軍工企業表示,國防部軍品認證需通過三項評核始可通過,即資料審查、蒞廠實質審查及全廠人員資安審查,審查時程最快動輒一年,實比企業上市櫃繁瑣,還要依品項進行軍品認證,非依廠商資格認證即可放行,即欲投標軍品均須經過認證,國防部軍品品項高達千款,負責國防部軍品認證的評核單位人力、時間夠嗎?

廣告

而評核時程過長且是否能通過國防部軍品認證都是未知數,難怪國防部軍品認證實施一年後,所得結論是認證情形欠佳。

另外,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即國防軍品採購均須以標案結案,在國防部軍品認證架構下,需通過認證及標案兩大關卡,在未確定下,民間廠商根本不會備料,況且軍用部品又不是隨來即裝,大都是單一元件整合成系統再予以供應,因此一項高端軍品從認證、標案到出貨,可能要耗時兩年以上了。

在面對對岸日益頻繁的軍事挑釁,國防單位是否應積極思考如何加速國防產業的發展,以達到務實的「國防自主」。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明年電視面板出貨估減3%
15檔投顧點將 拚金牛甩尾
三引擎催動 金居Q4獲利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