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美中對峙牽動生產鏈 台韓對美出口大增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景氣復甦力道薄弱,短期內全球經濟成長速度恐難恢復疫情前20年的平均水準,加上地緣政治分裂加劇經濟碎片化之風險,將使全球經濟備受壓力及挑戰。從疫情前的中美貿易戰,到目前全球軍備競賽,美中兩強對峙,牽動生產鏈布局,影響各國貿易狀況,近5年台、韓對美出口累計增幅各達1倍、60%,優於中(+34.7%)、日(+2.8%),占比均增4個百分點。

美國為台、日、韓、中的重要外銷市場,占出口比重約1至2成,由於美中兩強對峙與全球疫情牽動生產鏈布局,近5年台、韓對美出口累計增幅各達1倍、60%,優於中(+34.7%)、日(+2.8%),占比均增4個百分點。出口貨品結構方面,兩岸相似,皆以資通與視聽產品為主力,我國又因電腦相關產品比重攀升,集中度明顯提高,日、韓則以小客車為大宗。

大陸居美國最大進口國,惟隨關稅加徵措施延續,其在美進口市占率自2017年21.6%下降至2022年16.5%(14年來最低),多項貨品均呈滑落,其中顯示卡、伺服器、電腦零附件等高附加價值產品,美方頗多轉自我國進口,電機、網通、家具等以東南亞、墨西哥受惠較多,儲存媒體則由南韓奪冠。此外,我國在螺釘螺栓市占領先地位亦續見鞏固。

至於筆電、手機等美對中依賴程度較高的產品,因應美中科技戰、地緣政治風險、供應鏈安全等議題,建置大陸以外的生產基地已蔚為趨勢,我國除了投入研發維繫競爭優勢外,也相應加速調整全球產能布局。近年我在美國進口市占率逐步擴增,升居第8大進口市場,台美持續推動各項經貿對話平台,深化供應鏈戰略夥伴關係,有助於促進雙邊貿易與投資。

廣告

以整體景氣分析,不利全球經濟發展之因素持續蔓延,通膨壓力並未因商品漲勢稍緩而全然消解,勞動市場依舊吃緊,加上主要經濟體貨幣緊縮政策外溢效應日趨明顯,金融體系脆弱性浮現,致使總體前景再次偏向下行。國際機構認為短期內全球經濟成長速度恐難恢復疫情前20年的平均水準,並示警地緣政治分裂加劇經濟碎片化之風險,將使全球經濟備受壓力及挑戰。

國際景氣欠佳,抑低我國外貿表現,生產活動同受制約,部分企業投資計畫亦轉趨審慎,今年第1季我國出口及製造業生產連續2季下滑,幸而疫情淡化且就業情勢平穩,民生經濟活動漸回常軌,零售及餐飲營業額益見穩定成長。由於全球經貿動能偏弱,今年上半年出口難見好轉跡象,然而隨內需消費升溫,國內經濟可望展現韌性,維持溫和成長態勢。

稅收方面來論,受惠於疫情淡化,消費回復常態,加以央行升息與企業年終獎金發放增加,帶動營業稅及綜所稅扣繳稅額成長,惟股、房市交易趨緩,正負相抵後,首季全國稅收大致持平。展望未來,111年產業薪資及股利發放成長,有望挹注所得稅,惟上市櫃公司獲利較去年衰減,綜所稅因應物價調高免(扣)除額等因素之影響仍有待觀察,預期隨第2季主要稅目申報後,全年稅收情勢始漸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