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弗里奇曲線紀實
當景氣繁榮,工作機會多,廠商一定會大喊缺工,這時人人都有事做了,失業率就會緩下來。相反的,景氣蕭條,不但沒什麼工作機會,廠商還會裁員,這時缺工率下降,失業率上升是必然的宿命。
這看似平常的道理,但未曾有人以統計將這個規律性呈現出來,直到1940年英國經濟學家貝弗里奇(William Beveridge)研究英國長期統計資料時,才將失業率與缺工率穩定的抵換關係,以數字表現出來,以失業率與缺工率二維座標平面標示,這恰是一條朝著原點,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延伸的曲線,後來的文獻稱此為貝弗里奇曲線(Beveridge Curve)。
我國的貝弗里奇曲線如何?日前主計總處公布今年5月我國的缺工率是2.8%,同月失業率3.3%,與去年相比,缺工率上升,失業率下降,與貝弗里奇所提出的規律一致。不過,如果把時間拉長,從民國77年到今天,卻也會發現一個特殊的現象,就是缺工率與失業率加總的數字有逐年下滑的趨勢。
貝弗里奇係數降至新低
為方便論述,我們把加總後的缺工率、失業率稱為「貝弗里奇係數」,民國82年高達10%,90年7.4%,如今只有6.1%,三十多年來景氣時而繁榮,時而蕭條,期間曾發生亞洲金融風暴、網路泡沫、金融海嘯、歐債風暴,這些風暴推升了失業率、降低了缺工率,貝弗里奇係數短期雖然有起落,惟長期呈持續下滑。
何以貝弗里奇係數會下滑?第一次下滑的時點落在民國83年,此前讓貝弗里奇係數升高的原因是景氣實在太熱,那是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缺工率常常超過8%,廠商叫苦連天,隨著政府開放外勞,紓解缺工問題,貝弗里奇係數因此由10.0%降至6.1%。
第二次下滑的時點落在90年,這一年政府召開經濟發展會議,將西進投資政策由「戒急用忍」放寬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兩岸交流趨於熱絡,隨著產能移至海外,缺工率持續降低,雖失業率上揚,但貝弗里奇係數仍逐年下滑,96年降至6.5%,不久受到全球金融海嘯影響,一度升高,但旋又降低。
第三次下滑的時點落在106年,由於少子化世代逐漸進入勞動市場,過去職場上是「粥少僧多」,失業率居高不下,如今是「僧少粥多」失業率屢創新低,在這個情況下,即使缺工率偶有波動,也改變不了貝弗里奇係數下滑的走勢,以今年而言,已降至6.1%的歷年最低。
數字背後 蘊含重重隱憂
貝弗里奇曲線這一法則不用高深的學問,也可以明白,然而自民國70年代年後期以來,世界和台灣發生了太大的變化,隨著外勞引進、烏拉圭回合談判的成功、全球化拉開序幕、兩岸交流的起伏、少子化加速,在不同的年代都使得這條曲線,向著原點忽遠忽近的移動,不過,從貝弗里奇係數屢創新低可知,曲線向原點前進已是長期趨勢,視其表面雖是好事,然究其內涵,則隱憂重重。
小檔案■根據主計處的資料,民國70年代後期由於經濟快速發展,股票、房地產價格飆漲,77年國內工業、服務業缺工高達32萬人,缺工率7.1%,81年8.2%、82年8.1%,為改善業者的處境,政府於81年開放製造業引進外勞,至83年所引進的外勞已達15萬人,在外勞適度補充下,缺工率降至4.1%,85年再降至3.1%。
小檔案■民國90年台灣出生人口正式跌破30萬,此後逐年減少,94年降至20萬,99年再降至16萬,過去兩年已落至13萬,以90年以後算是少子化世代,90~98年出生的小孩,如今都已是15歲以上民間人口,納入勞動統計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