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台-給ETF投資人的建言─認識資產管理業者的行銷策略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年來,全球的被動投資規模成長率遠超過主動投資,國內的投資人也興起購買ETF的熱潮。為了吸引投資人購買其理財商品,國內的資產管理業者透過不同的行銷策略,來提高其管理資產的規模。

股票與債券具有不同的性質,教科書的戈登模型強調,對於投資人而言,報酬的報酬率等於股利殖利率加上資本利得。一家公司的股價高低,主要的影響因素來自於未來成長率的估計。當一家公司未來成長率越高,股價上漲的空間會越大,這種股票稱為「成長股」。

由於成長股的價值來自於較遠的未來現金流量,因此這類的股票風險較高,而且容易受到升息的不利影響,主要原因在於升息時投資人會提高要求的報酬率,成長股在折現成現值時,降低的幅度會較大。

成長股與價值股 各有投資績效與風險

另一種股票強調股利殖利率,一家公司有高的股利殖利率,代表可以在近期可以支付給投資人高的現金股利回報,這類的股票稱為「價值股」,價值股比較不會受到升息的不利影響,但是未來的成長性不會很高。至於成長股和價值股,何者的績效比較好?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法馬(Eugene Fama)和他的共同作者弗倫奇(Kenneth French)兩位教授的研究發現,長期而言,價值股的股票報酬略高於成長股,但是這個結果會受不同期間與不同市場的影響,這類的爭辯也仍然沒有定論。

資產管理業者陸續推出不同主題的ETF產品,對於豐富金融商品,讓投資人也更多的選擇是一件好事。然而,近期在報章雜誌常常看到ETF的行銷話術,投資人要如何辨別這些行銷手段來挑選合適的ETF產品呢?

首先,要先了解基金經理人選股的邏輯,並且觀察基金的績效是否與投信公司所宣傳的具有一致性。

投資人要先認識自己,也要勤做功課

以最近相當熱門的高股息ETF為例,投資人購買高股息ETF的目的是希望能獲取長期穩定的配息,要達成這項目標,基金經理人必須要挑選高股利殖利率、能維持未來穩定的股利支付、而且除息之後還能維持股價的上升(例如能填息)的股票,才能支持ETF持續的高配息,因此基金經理人考慮的因子不能過度簡化,若基金經理人只考慮股利殖利率單因子進行選股,有可能會買入業績衰退的股票,造成基金未來的績效不佳的風險。

其次,要清楚自己的投資偏好,並且反問自身是否具備相關的投資知識。例如,由於受到美國的聯準會降息的政策利多,近兩年來債券型ETF的商品廣受投資人的喜愛,尤其是美國長天期公債ETFs資產管理規模的成長迅速。然而,雖然自今年9月聯準會啟動降息,由於美國整體經濟活動仍相當活躍,這次的降息與過去因應經濟衰退所啟動的降息不同,9月降息之後,長天期的殖利率反而上升,造成利息期限結構變的陡峭,這些總體經濟的變化造成債券的投資複雜化,超越了一般個人投資人的理解程度,造成債券ETF投資虧損。

因此,當看到「美國聯準會降息時,買進長天期ETF」的廣告行銷,要再三思考是否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可以理解。建議投資人,用當初投資的初衷,進行債券的投資就著眼於債息的收益,而不是聚焦於資本利得,更不應該被資產管理的行銷策略所誤導,為了追求資本利得而去購買債券的ETF。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環球晶明年產能翻倍跳
2022財稅四新制 綜所稅最有感
15檔投顧點將 拚金牛甩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