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台-從Curation到Creation ─網路媒體發展的大趨勢

日前到矽谷參加柏克萊創新論壇(Berkeley Innovation Forum),微軟副技術長Lila Tretikov應邀發表一場演講,暢談正夯的ChatGPT;她分享從前在Wikipedia到目前在Microsoft工作的心路歷程,正是本文的標題from Curation to Creation。

近年來,網路化與數位科技發展創造了許多新興的媒體平台,資訊傳播更為多元,也更加容易接收到各種資訊。與此同時,工作繁忙、生活壓力大的現代人,網路上的訊息洪水猛烈,令人不知所措。因此,網路媒體崛起,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時至今日,網路媒體的建立難度與保存困難,其實已經是大家共同面對的問題,影響的層面不只媒體,而是全面性的,本文接下去談的「媒體」都可以替換為「工作內涵」。

相較於傳統媒體,網路媒體的資訊傳遞更加快速、直接,同時也更易於修改、刪除,容易被誤解、被曲解。面對此種情況,部分網路媒體開始進行區隔式管理,專注於精挑細選、搜羅各大新聞平台的消息,以進行報導。而這樣的操作模式被稱為「直接知識整合模式」、「資訊聚合模式」,也就是所謂的「Curation」,專注於搜尋、整合並分享來自其他媒體平台的內容。然而,近年來,此模式遭受到質疑,因為雖然這樣的模式能夠集中精力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但其定位卻容易被貼上「剪報客」、「轉載家」的負面印象。

隨著數位技術的發展,傳達與創作能力不斷提高的網民以及資源不斷累積,「創造」的理念也開始進入到網路媒體的擴大視野中,人類文化以及藝術的創造觀點開始加入到關鍵字的篩選中,強調「原創」(「Creation」)文化的重要性。此模式不僅能夠表現出自己的特色,亦是開展網路媒體的利器,而「創造」所帶來的效益是「Curation」所永遠無法取代的,值得網路媒體重視。

廣告

「創造」將網路媒體的發展推上了更高的台階上;適時的「創造」不僅能夠強化網路媒體的內容與品質,更能夠形成網路媒體的文化。在此基礎之上,網路媒體能夠擁有更強的品牌效應,在愈來愈多元且競爭更殘酷的市場中占領一席之地。當下有許多已發展中且有品牌價值的媒體如Buzzfeed、HBO、Netflix也進行了這樣的變革。

實際上,兩種經營方式並非完全隔離,「Curation」與「Creation」兩種模式可以在內容的規劃中達成完美的平衡。如果能夠恰當地融合這兩種內容的特色,不僅能夠帶給讀者更為豐富的評論與內容,也能夠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求,真正實現「知識聯邦(FederatedWiki)」,為內容建立系統性思考,使用戶可以更好地發掘自己的興趣。

最後,無論是「Curation」還是「Creation」,以及兩者的融合,都需要網路媒體具備專業、公正、誠信和推動進步的價值觀和理念。網路媒體不僅是一個傳送信息的平台,更是文化的傳承者和推動者。只有在尊重事實、依循職業道德的前提下,才能真正為社會帶來正能量。

從Curation走向Creation,正是網路媒體發展的一個大趨勢,這對於網路媒體而言,既是挑戰,更是機會。唯有不斷地創新與深耕,才能讓網路媒體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位,推動網路媒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給人們帶來更多優質的閱讀體驗。

在內容為王的時代,事實陳述、邏輯推理與情感表達已經不再是個人經驗的詮釋,思想與文化透過傳統媒體、新媒體、自媒體的交錯推播,正在形塑我們的世界觀與價值觀。ChatGPT雖然只是對話生成的人工智慧應用,正在鋪天蓋地重塑人類的商業、工作、經濟與社會。從敘事(Curation)到創作(Creation),指引我們善用工具開創未來的正途。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中鋼內銷價 傾向開平低盤
台股回跌 兩大內資百億護盤
明年電視面板出貨估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