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台-存續期間管理可達利率免疫效果嗎?

利率變化對於壽險公司損益與淨值有著顯著的影響,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表示,如依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17號公報(IFRS 17)採現時利率計算,利率上升將使保單負債成本降低,壽險業保險合約存續期間較投資債券長,升息對保險負債公允價值減少將大於債券評價下跌。

而實務上,企業如何建立利率風險控管機制,產生如同身體對抗疾病之免疫能力,為公司治理單位落實風險管理的重要議題。回顧利率風險管理之市場實務,免疫(immunization)策略已廣泛應用至資產負債管理,目的是確保資產組合(通常指固定收益證券)與負債於利率波動下呈現相同增減幅度,免疫策略乃透過資產與負債存續期間保持一致,市場殖利率曲線小幅變動時,仍可維持財務報表中損益與淨值穩定的效果。

存續期間的管理意涵

透過資產與負債存續期間匹配,並以控管現金流量達成對於利率風險免疫,金融機構基於資產負債管理,定期會呈報資產負債存續期間差距(Duration Gap)以監控風險承受度與對未來財務報表影響,依麥考利存續期間(Macaulay Duration)與有效存續期間(Effective Duration)兩種測度計算資產與負債存續期間落差,提供董事會決策管理時參考。

而將存續期間差距視為關鍵風險指標(KRI)時,以下簡述對企業風險管理之意涵與應用於決策時應留意之資訊。

麥考利存續期間與有效存續期間都可用於衡量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對於市場利率之敏感度,主要反映固定收益有價證券之市場風險;麥考利存續期間為計算固定收益證券現金流之加權平均到期年限,可提供本金與利息回收時間資訊,而有效存續期間則呈現債券公允價值對於市場利率相對變化率,用以評估價格之波動度。

廣告

存續期間差距之控管

存續期間差距指資產存續期間減負債存續期間,視為資產負債控管指標之一,可以有效管理現金流入與流出,存續期間差距擴大時受利率變動影響增加,預期執行下列目標:

財務風險控管:評估公司財務報表資訊於利率變動之敏感性,當存續期間差距為正時(資產存續期間>負債存續期間),預期公司當期損益(即淨值變動)會隨利率上升而減少、利率下降而增加。通過控制存續期間差距,可調整公司淨值對利率之敏感性,當殖利率曲線有明顯走向時,有助控制損益與淨值變動。 利率風險管理:可對盈餘進行壓力測試和情境分析,評估利率風險並於事前採取控管措施,如調整債券組合之存續期間或透過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進行避險,調整存續期間差距最適化與資產負債表合宜曝險。

值得關注的是,存續期間差距僅能檢視利率風險變化,若基於財務報表允當表達與控管目的,尚須考慮匯率、信用與流動性等關鍵風險。於實務運作上,因為壽險業之資產主要配置於美元計價固定收益有價證券,評價時需要依據美元殖利率曲線計算,但負債若以台幣計價則須採用台幣殖利率曲線,幣別錯置所衍生之匯率風險與台、美幣別不同殖利率曲線變化走勢,必須一併納入壓力測試與敏感度分析模型。

於資產負債幣別錯置下,壽險公司使用存續期間差距作為關鍵風險指標,抑或是據以協助投資組合決策分析時,即使資產負債存續期間差距縮小,面對匯率與資本市場波動加劇時,可能也無法完全控制風險與穩定淨值,因此保險公司執行風險管理時應整合資產負債表風險,依照回溯測試結果,提供董事會決策時完整之風險圖像。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倒數剩六天 內資拚作帳
台驊:明年H1海運賣方獨大
大成大手筆 大陸蚌埠建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