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飯店不敵疫情紛轉社會宅 專家提醒:小心一窩蜂
受新冠疫情衝擊觀光業,住用率少掉四分之一、總收入大減三成以上,近期飯店相繼改建、轉為社會宅或參與包租代管方案。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指出,疫情對於觀光業衝擊甚鉅,也讓許多業者思考轉型,無論是拆掉蓋新,或是轉戰社會宅,都是求生存下的無奈選擇。不過房仲專家也提醒,一窩蜂的轉進風險相對高。
疫情到底對觀光業衝擊有多大?房仲業者整理交通部觀光局最新資料後發現,相較於疫情前(2019)在包括客房數、住用率、平均房價、房租收入、餐飲收入、總營業收入上,除客房數與平均房費減少幅度較小外,住用率無論國際與一般飯店均減少25%以上,而房租收入幾乎腰斬,所幸有減幅較少的餐飲收入貼補,但總營業收入依舊大減三成以上。
沒住客營收慘 飯店積極求生
徐佳馨表示,從營運狀況的幾個大項來看,能讓飯店有較佳營收表現的關鍵,依舊是住房,不過疫情衝擊大,即使降租依舊無助於提升住用率,連帶影響房租收入,其中一般飯店的影響又比觀光飯店明顯,無論是住房或是餐飲衝擊都比國際飯店明顯。
推估是國際飯店在疫情期間推出不少優惠專案,對於國人頗具吸引力,加上國旅盛行,國際飯店在這場疫情求生中,無論是住房或是餐飲,衰退幅度均較小,也因為這場疫情,許多飯店開始思考退場或搭上政策順勢轉型,這也為日後台灣若有爆發旅遊潮,現有空間是否能夠因應,埋下耐人尋味的伏筆。
善用政府配套 多元方向轉戰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指出,疫情後不少飯店除轉型成為防疫旅館,也有業者搭上危老列車,拆掉舊建物求重新開始,加上日前國家住都中心執行內政部「運用既有旅館及公私有房舍轉型社會住宅計劃」,協助旅館業者渡過疫情,也提供都會區就業人口及租屋家庭更多居住選擇。不過,這也顯示一窩蜂的轉進某一種類型標的,風險也相對提高。(審核:呂俊儀)
延伸閱讀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葉憶如:22年財經主流媒體資歷,從2000年Web1.0泡沫化到Meta元宇宙Web3.0,見證台灣大小企業集團興衰史,歷經國際5次金融危機。認為金融即生活,無所不在,再難的理財知識要淺白的說。無論老小都該理財,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Yahoo股市App下載:即時看盤、到價通知、最新盤勢與財經新聞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