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港局舉辦後疫情時代 海運新秩序國際研討會

交通部常務次長祁文中(左六)在「後疫情時代,海運新秩序」國際研討會與來賓合影。(記者周家仰攝)
交通部常務次長祁文中(左六)在「後疫情時代,海運新秩序」國際研討會與來賓合影。(記者周家仰攝)

▲交通部常務次長祁文中(左六)在「後疫情時代,海運新秩序」國際研討會與來賓合影。(記者周家仰攝)

交通部常務次長祁文中昨天在一場國際研討會中表示,面對後疫情時代,中國大陸世界工廠地位,逐漸轉往東南亞、印度,跨國企業從全球分工,走向區域分工,AI、IoT等科技,讓智慧生產技術日漸成熟,也改變消費型態,因此誰能先掌握先機,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交通部航港局昨(廿一)日下午於交通部運輸研究所舉辦「後疫情時代,海運新秩序」國際研討會,會中在次長祁文中的見證下,由航港局長葉協隆與台灣師範大學校長吳正己共同簽署「海運人才國際化合作備忘錄」。

祁文中強調,二○二○年國際局勢出現很多不確定性,包括COVID―19、美中貿易戰等,讓製造及消費習慣大大改變,如何讓航運產業榮景重現,相當重要。他說,做任何事情基本功就是人才建立,因此才有航港局與台師大簽署合作備忘錄,而產業如何厚植實力,讓新契機來臨時,讓我國航運產業能進一步提升競爭力,這都有待此次研討會與會者凝聚共識。

長榮海運總經理謝惠全以「後疫情時代,海運新秩序」為題進行演講,他指出,後疫情時代航運業者面臨挑戰與機會,像是需求不確定性、反全球化、民粹、保護主義興起、區域經濟崛起、產業供應鏈去中化、後疫情時代新習慣、為保障人類基本需求,貨櫃運輸至關重要,因九成貨物依賴海運,使供應鏈不中斷。

謝惠全表示,面對疫情,數位化科技應用,已勢在必行,例如過去拜訪客戶或開會,一定採面對面方式,現在可能改成視訊會議;而氣候變遷與環境變化,也是船公司應盡的責任之一。至於疫情對行業類別影響,他分析,例如航空、旅宿業都受到一定程度衝擊,但防疫醫療、電子商務、智能化商品等行業,卻反而受到正面效益。

廣告

航港局長葉協隆則表示,希望藉此一研討會召開,能聆聽業者心聲,讓台灣航運能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昨天這場國際研討會,現場吸引許多航運界人士出席,包括臺灣商港事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廖超祥、海運聯營總處理事主席郭志成、引水協會理事長方信雄、驗船中心董事長謝謂君、中華海員總工會理事長陳政龍、高雄港務分公司總經理張國明、全國船聯會祕書長林沛樵、台海大航管系兼任副教授、前光明海運董事長葉陳輝、船長公會前任理事長丁漢利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