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庫存 明年料重返健康

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盈進27日在「2024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展前國際記者會上指出,保守預估明年第二季至第三季,自行車庫存去化可望回到健康水位。吳盈進強調,雖然2023年對全球自行車產業是最艱難的一年,但危機也是轉機,「艱難的時刻也是精進產品和技術的最好時機!」

吳盈進表示,今年前八月,台灣自行車產業出口呈現「量縮價揚」現象,整車出口量年減23.64%、電動自行車(E-bike)出口量也跌近二成,但無論整車或是E-bike,出口單價均出現兩位數成長。不過吳盈進也預期,今年自行車產業整體出口量仍將下滑兩位數。

「2024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展前國際記者會27日移師台中舉辦。主辦單位外貿協會秘書長王熙蒙指出,預計明年3月6日登場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將超越疫情前規模,並迎來國際展商的回流,明年共有來自30國900家業者、展示超過3,400個攤位。

明年預計參展廠商除自行車雙雄巨大、美利達,全球最大的鏈條供應商桂盟之外,還有愛地雅、建大、正新、永祺、信隆、維樂、太平洋、KTM、Shimano、SRAM、FSA等整車與零組件大廠。

吳盈進表示,台灣電動自行車出口值與傳統自行車幾近並駕齊驅,而台灣傳統自行車與E-bike去年出口值已出現黃金交叉,自行車產業逐漸走向E化,歐洲有幾個國家如德國、荷蘭,E-bike銷售量已超越傳統自行車,台灣自行車產業同樣也走在趨勢上。

他說,台灣自行車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要角,致力於產品創新、生產效率及品質提升,帶動出口單價持續攀升。以今年前八月來說,台灣傳統自行車出口單價每台平均達到1,008美元、E-bike逼近1,700美元,不僅分別年增31%與14%,出口單價更是較50年前激增100倍。

談到庫存去化問題時,吳盈進強調,「歐洲比美國好、大車比小車好、E-bike比傳統自行車好、運動款比休閒款好、休閒款又比代步車好」,由於每個市場的庫存情況不同,但是,台灣自行車公會根據各種情況分析推估,明年第二季到第三季,庫存去化應該就會回到正常水位。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中鋼明年元月、Q1內銷開平低盤
兆豐銀籌組志強-KY 2.5億美元聯貸
竹科銅鑼園區環差案 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