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IPO不吃香

新聞提要■經濟前景不明與市場動盪影響美企IPO意願,上市公司家數銳減,但美企若傾向私有化,將影響公司財務透明度,帶來成份股大者恆大缺乏競爭的負面影響。

精句選粹■This consolidated power, which allows just a few companies to swing the direction of markets, is part of a strange trend that has surfaced in the American financial landscape: The number of publicly held companies is shrinking.

標普500指數在6月初重返牛市,那斯達克指數今年來漲幅超過30%,但是大盤漲勢靠的是幾檔大型科技股和AI股帶動,這種僅由少數幾家企業左右美股走勢的現象也凸顯出,上市公司的數量愈來愈少。

美國企業在證交所上市的家數,與1996年高峰期相比大幅萎縮,當時有超過8,000家企業掛牌。而照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旗下的證券價格研究中心(CRSP)資料,如今美國上市公司銳減5成以上只剩3,700家。

上市公司數量減逾5成

經濟學家指出,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經濟瀕臨衰退,通膨狂飆失控問題接踵而至,讓上市公司減少的趨勢加劇。憂心經濟不振及市場震盪之下,企業IPO(首次公開募股)活動幾乎完全乾涸,去年美國IPO市場金額劇減94.8%只剩80億美元,來到32年低點。

廣告

據CRSP報告,IPO低迷的窘況還沒結束,今年首季新上市股票總市值,相較去年同期少了60%。

尤其科技業IPO已沉寂好一段時間,儘管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在今年上半大噴發,漲幅超過3成,科技業卻長達18個月沒一件IPO案大功告成。

那指這波強彈攻勢,主要靠大型科技股蘋果和輝達拉抬,新創企業被投資人冷落。2021年IPO規模位列美國前七大的科技公司,自它們掛牌至今股價至少失血40%。

文藝復興資本(Renaissance Capital)數據和內容主管甘迺迪(Matthew Kennedy)說:「當估值砍半,投資人對投資新公司熱情不再,企業推遲IPO也是很自然的事。」

與此同時,美國企業破產家數也來到2010年來新高,家居用品零售商Bed Bath and Beyond、派對用品連鎖店Party City等在今年上半宣告破產的企業,難逃自證交所下市的命運。

投資人對股市信賴打折扣

美國公開上市的企業變少,意味美企傾向私有化,如此一來可規避公眾的檢視。上市企業受主管機關監督,依規定須揭露財報,這可確保公司財務的透明度,穩住投資人信心。

文藝復興資本主管甘迺迪指出,上市企業愈來愈少,整體公司財務透明度及投資人對股市的信賴也會打折扣。

上市企業減少的負面影響,還包括成份股大者恆大缺乏競爭。光是蘋果和微軟這兩檔科技股,在標普指數的權重合計占了15%左右。

富國銀行經濟學家6月8日透露,美國未上市企業的數量是上市公司的5倍。富國銀行表示,1999年美國科技公司從私募股權轉型為公開募股,平均相隔4年,但到了2019年間隔時間拉長到11年。

富國銀行經濟學家在報告中提到:「企業維持私有化,可免除監管規定帶來的負擔和成本,專心投入公司的長期戰略計畫。」

一些私募基金甚至利用熊市股價跌低時,大買上市公司股票。富國分析師指出,過去25年,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績效,一直遠勝全球股票、固定收益和小型股。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台積赴日設廠拍板 化工股沾光
16檔泛綠能概念股 潛力足
投信拚作帳 五檔最愛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