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分歧 全球GDP恐掉7%

國際貨幣基金(IMF)副總裁高萍娜(Gita Gopinath)警告,以美、中兩國馬首是瞻的不同經濟集團分歧,正危及全球貿易合作與經濟成長。她說,若該分歧無法弭平,最糟情況下,全球經濟面臨的損失相當於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的7%。

高萍娜在史丹福大學發表演說時指出,全球疫情大流行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等事件,正以冷戰時期之後的前所未見方式,擾亂了全球貿易關係。

她指稱:「全球愈來愈多國家以擔憂經濟和國家安全為由,來決定與誰進行貿易和投資。」如此氛圍促使日益增多國家被迫在美中之間選邊站。

她提到,雖然強化經濟韌性不一定是壞事,但零碎化的趨勢卻可能讓遵循規則運作的全球貿易體系面臨背離危險,與「經濟整合的利益出現明顯逆轉。」

美國以國安為由加大對中國貿易限制的施壓,以及憂心北京在南海的動作頻頻與對台灣的恫嚇言論,令市場情緒漸感不安,美中緊張局勢正不斷升高。

兩大強權的對峙也已影響全球貿易。根據IMF編纂的數據顯示,2022年與2023年全球各國總共實施3,000多項貿易限制,比2019年增加逾2倍。

此外,各自以美中為首的經濟集團貿易往來也出現下降。以美國帶頭的經濟集團主要包括歐洲、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至於與中國靠攏的國家則有俄羅斯、厄利垂亞、馬利、尼加拉瓜和敘利亞。

高萍娜認為,雖然目前經濟零碎化尚未達到冷戰時期的水平,但由於全球經濟對貿易的依賴程度較高,其潛在衝擊也比冷戰時期要大得多。

若兩大經濟集團的分歧無法拉近或消除,IMF預估在極端零碎化情況下,其所付出的經濟成本將相當全球GDP的7%。如果零碎化較輕微,經濟代價則約為全球GDP的0.2%。

高萍娜還補充,雖然全球經濟陷入零碎化,但過去20年貨物貿易總額占全球GDP比重一直相對穩定。她說墨西哥與越南等對美中維持中立的國家,將可充當「連接器」,透過它們改變貿易和投資路線,將有助緩衝零碎化帶來的衝擊。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台灣電路板產值 估破8千億
兆豐銀籌組志強-KY 2.5億美元聯貸
台驊:明年H1海運賣方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