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工 人工智慧威脅人類工作權

美英法陸續上演的罷工問題,毫無疑問是2023年經濟的一大危機。追根究柢是勞工不滿薪資跟不上通膨,擔心人工智慧(AI)搶人類飯碗也可算上一個新變數,因此強勢展開工作保衛戰。

英國2022年通膨率7.9%,創40年新高,逼得公共服務在內的各行各業勞工,以「生活成本危機」為由罷工,施壓資方調薪。2022年英國因罷工損失的工作天數為251萬天,來到33年高點,2023年料與去年不相上下。

歐美的勞資糾紛亦反映結構性問題。美國編劇工會5月發起罷工,演員工會7月跟進,寫下好萊塢63年來首見雙罷工。這些好萊塢影人除了要求加薪、串流平台分潤,還有一重要訴求就是對生成式AI應用設限,以免工作被AI取代。

隨著汽車業朝電動化轉型的時代來臨,電動車成為此次底特律勞資協商的焦點。例如通用汽車讓步,同意將電動車電池廠工人納入工會合約後,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才取消擴大罷工。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投信拚作帳 五檔最愛買
台光電建新廠 擬發可轉債籌資35億
泓德能源衝刺綠電 明年看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