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今年GDP挑戰3.5% 國發會談4風險3著墨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下周一5月27日將發布景氣燈號,行政院院會後記者會上,國發會表示,挑戰年度3.5%將有機會但有挑戰有風險,其目標是否達成將受下半年國內外局勢影響,包括地緣政治風險擴大、主要國家降息時程、大陸經濟前景不明(產能過剩、大量低價出口)、中美角力持續,也將與各部門協調促使協力積極努力達成,以出口、資本形成、民間消費之三大面向著墨。

國發會經發處長吳明蕙提到,綜觀各機構,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介於3.33%至3.46%,優於去年的1.31%,並可望超過3.5%成長目標,其中標普全球在5月中預估的3.64%最高,ADB在4月時預估的3.0%最低,挑戰年度3.5%將有機會但有挑戰有風險,其目標是否達成將受下半年國內外局勢影響,也將與各部門協調促使協力積極努力達成。

台灣今年GDP成長可望優於全球經濟預測2.7%至3.3%區間,吳明蕙說明,全球PMI微幅成長,4月台灣製造業PMI仍處於緊縮,但後續將密切觀察。影響GDP的國際風險將持續觀察中,包括地緣政治風險擴大、主要國家降息時程、大陸經濟前景不明(產能過剩、大量低價出口)、中美角力持續。

過去20年來經濟成長率僅7次超過3.5%,今年經濟成長率3.5%的機會與風險,以出口、資本形成、民間消費之三大面向。出口方面,AI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然傳產出口動能待提升,各國經濟復甦力道不一,以及中美角力添變數。而出口強化作為將擴大優勢、強化競爭、壯大台灣供應鏈,以續保優勢產品競爭力、促進出口產品多元化、強化市場拓銷能量。

廣告

資本形成方面,因應數位與淨零轉型,企業持續投資以維持競爭優勢,不過目前全球景氣回升步調緩慢,廠商投資仍顯審慎。整體來看,中美競爭等因素促進廠商持續在台投資,受惠高科技應用拓展,台積電等科技大廠擴充投資並帶動外商在台擴廠,惟受全球景氣復甦仍緩影響,部分傳產等業者投資計畫仍屬審慎,後續持續驅動數位及產業淨零雙軸轉型經濟模式,促進傳產業轉型升級,並維持科技業領先優勢,推動人工智慧之島,發展五大信賴產業,投資前瞻、航太、海洋等多元領域,維持科技領先優勢,加上提高公共建設執行率,持續改善投資環境,加速企業對台投資。

民間消費方面,民間消費 零售、餐飲維持暢旺,跨境旅遊持續成長,股市交易活絡之財富效果,不過電價上漲影響持續關注。今年名目金額上看12兆元,活絡國內旅遊內需市場、減輕民眾交通、居住、就業負擔,以物價來看,尚屬穩定,4月CPI年增率降到1.95%,電價調漲對CPI衝擊不明顯,4月觀測結果,外食費年增率為2.93%,不過中央後續也將持續關注其變化,大宗物資降稅延至6月底,穩定物價小組也即將開會研議延長與否,推動穩定物價相關措施。

針對油價、碳費是否牽動物價, 國發會副主任委員高仙桂也提到,國際油價受到以哈衝突而走揚,不過中油也有相關措施,目前國內油價尚未到不能接受程度,至於碳費徵收預估第三季上路,碳費增收影響物價會全盤考量,評估產業競爭力等,對物價衝擊將降到最低。

行政院長卓榮泰在行政院會聽取國家發展委員會「當前經濟情勢及對策」報告後提到,台灣在過去8年來,出口、投資及創新的動能均大幅提升,今年國內景氣復甦、出口回溫,帶動製造業成長,內需消費也相當活絡,最新公布的4月份失業率3.36%也是24年來同月新低。新政府將於良好基礎上,持續推動穩定物價措施,並擴大社會投資、壯大台灣經濟及產業實力,全面發展五大信賴產業,讓全民共享經濟成長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