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難解德國缺工

新聞提要■在梅克爾總理任內,德國向難民打開大門,也期盼能挹注國內短缺的勞力,但在諸多限制下,移民們仍找不到工作。

精句選粹■Germany is short of workers, but its migrants are struggling to find jobs.

2016年,成千上萬中東難民湧入德國,促使紐伯特(Ingo Neupert)決定伸出援手。

身為社工系教授的他,在德國埃森大學醫院為25位年輕難民展開護士與醫療助理的訓練課程,但最後只有三人從這個四年半的課程畢業。另一個較短課程,也只有三分之一學員完成學業。

當初擁抱難民的德國,原本期盼能夠填補國內短缺的人力,實際情況卻未如預期美好。

在前任總理梅克爾的政策下,德國向難民打開大門。每年抵達德國的登記移民人數,幾乎等同一個城市的人口,目前在德國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在外國出生,反觀美國是比例為七分之一。

對於缺工日益嚴重的德國來說,這些生力軍似乎可為勞動市場注入活水。但實際上,眼前德國最大挑戰,就是這些移民很難找到工作。

經濟學家預測,隨著大批勞工即將退休,身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2035年以前額外需要700萬人力。一直以來,專家不斷提到移民是解決缺工辦法,表示德國每年需要約40萬技術移民。

官方數據顯示,在德國的敘利亞、阿富汗符合工作年齡者約80萬,大約只三分之一在德國擁有繳稅工作,德國人此比例約三分之二。

難民多不符職缺資格

主要問題在於,德國職缺普遍需要高度技能人才,但許多難民並不符合資格,德國在提供教育訓練方面也不太在行。

廣告

為改變這情況,柏林當局規劃要仿效澳洲和加拿大移民系統,希望能夠吸引更優質外國移民,但移民專家對此卻抱持質疑,因為即便這個系統成功推行,也阻擋不了德國必須接收大批尋求庇護者,且這些人可能無法在該國工作,還將占據社福資源或提高犯罪率。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資深官員雷畢格(Thomas Liebig)表示:「難民及勞工移民在同一個架構裡競爭。」

隨疫情趨緩,受烏克蘭戰爭影響,來自中東、非洲和阿富汗移民人數再度攀升,2022年上半,超過100萬人進入德國,遠高於2015年當時總理梅克爾開放敘利亞難民的人數。

門檻限制須從頭訓練

教育程度是許多難民無法就業的原因之一。根據德國統計局資料,在德國的敘利亞難民中,僅三分之一擁有高中或技職學校學歷,反觀來自波蘭的移民有此資格者約占7成。

另一方面,求職者也面臨就業市場嚴格的門檻限制,例如必須接受漫長的培訓期、外國學歷未獲承認,迫使一些專業人士必須從頭接受訓練。

德國卡塞爾(Kassel)就業中心專員指出,從2015年以來,來自中東與非洲、由他經手的客戶中,僅5%符合德國技術員工的條件。

36歲的阿爾哈美(Rami Alhamei)是來自大馬士革的律師,他現在居住在德東的哈雷(Halle),自七年前來到德國後,阿爾哈美求職不斷碰壁,已經遞出500封求職信的他,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學習多項語言、IT等課程,現在能說一口流利德語。

阿爾哈美表示,在德國無法成為律師是因為他僅有學士學位,而非碩士學位。他的兩位敘利亞友人雖然完成兩年碩士課程,但仍找不到工作。他說,「我很想要融入德國,但卻很困難。」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16檔泛綠能概念股 潛力足
核四剩餘空地 火力電廠列選項
PCB廠創新局 攻半導體測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