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有價時代來了 黃建智趁勢轉型調整獲利結構 中鋼力推「以碳領銷」 對決兩大課題
中鋼正面臨鋼市低迷和碳費衝擊的雙重考驗,為此,這家龍頭鋼廠將自2025年改採「以碳領銷」的邏輯對應趨勢,對台灣鋼鐵產業和中鋼本身,將帶來什麼改變?
作者:財訊雙週刊/陳雅潔
時序進入2024年尾聲,台灣龍頭鋼廠中鋼公司股價在台股高檔震盪之際,陷入20元保衛戰。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截至12月27日,中鋼仍以小跌0.1元、收盤19.9元在20元大關門外徘徊。看得出對於鋼市前景,投資人仍難免疑慮。
中鋼董事長黃建智上任3個多月,中鋼就面臨鋼市低迷和碳費衝擊的雙重考驗,可說是經營團隊的巨大挑戰。首先,中國低價傾銷問題當然仍是重中之重;但另一方面,碳費自2025年開徵,每噸定價300元,凡是年排碳量在2.5萬噸的大戶,都躲不過2026年起這筆新增費用對財報的影響。「碳有價時代」來臨,製造業首當其衝。
新階段 碳排左右銷售生產
然而對身為排碳大戶的中鋼而言,碳費只是轉型的其中一個戰區。在新年度伊始,中鋼將進入「以碳領銷」的全新階段,一方面對抗碳費衝擊,更逐步扭轉中鋼的產銷和獲利結構,達成長期碳中和的目標。
什麼是以碳領銷?這得從鋼鐵產業的發展歷程說起。黃建智說明,中鋼建廠初期正逢台灣的經濟起飛、大舉建設,國內外對鋼材的需求殷切,產品項目也較為單純,但供給卻有限,因此都是先進行生產規畫,先看有什麼產品,再讓營業單位開發客戶銷售,可以稱為「以產領銷」。
然而隨著中鋼完成4階段擴建,亞洲地區的鋼鐵供給量也穩定成長。產業結構的變遷與科技的提升,對於鋼材的需求愈趨多元,傳統或標準規格的鋼品,已無法滿足客戶。《財訊》雙週刊指出,中鋼在這個時期加速透過產業聯盟的方式,與下游合作開發新產品,規格、品類也愈發多樣化。在經營策略上因此轉為「以銷領產」的階段,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生產單位再配合提供產品。
如今,為因應新的氣候變遷趨勢,環境部的相關法規底定,碳費將自2025年起影響中鋼的財報,未來影響中鋼獲利的,已不僅是價格或銷量;對應排碳量所產生的碳費,更將直接成為成本。因應「碳有價」時代,黃建智表示,從新年度開始,中鋼將以排碳量來決定銷售甚至生產計畫,也就是以「碳領銷。」
據了解,中鋼內部估算,假設每噸碳排放費用為300元,且平均每噸鋼材碳排兩噸,以中鋼個體2023年銷售775萬噸鋼材估算,對獲利衝擊約新台幣46億元。但因可望採用優惠費率每噸50元或每噸100元,2025年度碳費估列數為2億至4億元。以中鋼自結2024年前11月合併稅前淨利38.79億元估算,大約相當於近年平均單月獲利。
雖然從上述數字來看,碳費似乎對中鋼2025年的財報影響有限,但前提是中鋼必須達到自願減排方案所設定的減碳目標,否則到了2027年,碳費若進入第2階段調升,中鋼將無法再採用優惠費率,碳費壓力也將以倍數增加。
新影響 下游分攤減碳成本
由於中鋼的銷售量和排碳量高度連動,黃建智分析,所以未來中鋼每銷售1噸鋼材,都必須要估算售價是否能夠支應其排碳量所衍生的碳費支出。為此中鋼規畫自2025年開始,每半年檢討碳排情況,再決定下半年的生產銷售規畫,務求達成減排目標。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鋼鐵業人士判斷,由於目前市況低迷,中鋼推動的這項新策略,下游大概還不會太有感覺,「但萬一景氣或訂單恢復,中鋼規畫產量提升還得另外評估增額碳費是不是划算,對下游的影響就大了。」
簡單地說,中鋼的以碳領銷,將造成至少兩大改變。第1,就產業面來看,中鋼近年是由於鋼市低迷、產銷減少;但就算鋼市恢復榮景,嚴控排碳的前提下,中鋼要大幅增產的機會已不大,至少對一般品級的鋼材生產將形成門檻,限縮國內上游供給量。
其次,「以碳領銷」的概念,其實也代表客戶日後想買中鋼的材料,就必須協助分攤減碳成本,將間接改變目前中鋼的產品組合,使得中鋼低碳鋼材的銷售成長前景值得期待。事實上中鋼為了降低製程及產品碳排,透過增用廢鋼的煉鋼技術突破,自2022年推出高再生料鍍鋅鋼品,訂單量明顯快速增長,從2022年銷售約8300公噸,成長至2023年約25900公噸,年增達212%,2024年前3季的銷售量也已超越2023年整年水平。
黃建智透露,目前低碳鋼材的主要客戶為伺服器業者、汽車廠等,都是為了符合國際大廠要求供應鏈提高再生材料使用比率的需求。但他坦言,低碳鋼材目前與一般鋼材的成本差異還不大,是由於廢鋼添加比例有限;但未來因應逐步提高減碳目標,廢鋼比率會增加,也會影響冶煉製程,時間、成本將會增加,與一般鋼材的價差也會更明顯。而目前類似的產品在國內還沒有進口業者參與,「如果這類客戶的訂單一直都很殷切,中鋼的毛利就有機會拉高。」
新願景 低碳鋼材毛利可期
中鋼自2012年起便連續10年皆納入道瓊永續指數(DJSI)成分股,在國際鋼廠因應氣候變遷行動中一直屬於前段班,2023年卻大意失荊州未能入列,因此慘遭投資法人與永續主題基金、ETF賣出,對過去1年來的股價影響甚鉅。2024年底中鋼終於成功雪恥,同時入選DJSI新興市場指數與世界指數成分股,不僅是台灣唯一入選DJSI成分股的鋼鐵公司,總評分數還是全球鋼鐵業榜首。法人認為,中鋼可望因此再獲外資青睞。
依中鋼規畫2025年至2030年的4大中期減碳路徑,包括高爐添加還原鐵、高爐噴吹富氫氣體、鋼化聯產、轉爐增用廢鋼,初步盤點預計資本支出共計約新台幣408億元。《財訊》雙週刊分析,這樣的金額,對如今的中鋼來說都是沉重的負擔。然而無論是為了面子—鞏固資本市場的地位維護市值,或是為了裡子—確保達成自主減碳目標避免碳費暴增,中鋼都不能停下腳步。新年度的新策略,是否能為中鋼帶來轉骨效益,值得投資人持續關注。…(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728期)
更多財訊文章
美國對中國成熟製程半導體發動301調查 川普上任「接棒」後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