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iKala、緯創軟硬整合 做改變世界的事

【時報-台北電】2020年是個不平靜的一年,新冠肺炎、美中貿易戰未歇等因素,讓產業增添不確定性,也讓大企業開始思考「下一步怎麼走?」今年8月,緯創集團投資台灣AI新創iKala計1,700萬美元,寫下台灣產業軟硬整合佳話。

iKal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表示,今年疫情帶來巨變,讓成熟產業聚焦挖掘新策略、新機會,透過軟硬的碰撞交會,除了要把市場的餅做大、讓產業環境更蓬勃發展外,更帶有「個人對台灣的情感」,要讓「台灣人才在家鄉,做改變世界的事」。

iKala成立於2011年,提供AI驅動的數位轉型及數據行銷整體解決方案,現已為跨國AI公司,服務超過400家企業及15,000家廣告主及品牌主,其中包含多家財星500大企業。至目前為止,iKala總募資額已達3,030萬美元(約新台幣9億元)。程世嘉表示,與緯創的連結,iKala在解決方案與服務上,將深化與擴大提供以AI驅動的數位轉型及新零售服務,幫助亞洲企業真正做到品牌加值、轉型與創新。

外界好奇硬體大廠跟軟體新創是如何「看對眼」?緯創副董事長暨新事業總經理黃柏漙說,這次合作其實是緯創董事長林憲銘牽線促成,雲端、軟體在未來科技趨勢中,扮演相當重要角色,近年因應數位轉型趨勢,緯創了解「軟實力」在企業中扮演的角色,加上緯創一直以來對新經濟產業都有深入耕耘,才更了解這個市場。

以iKala的體質與營運來說,過去幾年不乏海外投資者關注以及接觸,但程世嘉強調「我們對於投資者選擇也有自己的堅持」,包括理念是否志同道合?是否同樣珍惜、尊重人才?是否對產業及台灣走向世界的發展擁有相同願景?對程世嘉來說,除了產品、事業綜效和資金,「策略性結盟」的意義更為關鍵,而緯創的支持,也正是在這樣理念下促成。

廣告

事實上,台灣軟體與硬體產業之間一直都沒有好的對話,而在新創公司成立的初期多半為虧損狀態,要在這當中看出其潛力與成長性,並非每一家硬體大廠都願意深入研究,遑論掏錢投資。以緯創來說,集團旗下培育出緯謙、緯育、緯醫等新事業,黃柏漙說,「就是因為自己走過,所以更能體會台灣新創的辛苦」。

在評估要投資新創對象時,緯創不會以營收、獲利為唯一指標,而是更看重「成長性」,此外,也要與緯創未來想要發展事業要有綜效,任何能夠與硬體發揮加乘效應的「軟」科技, 如AI、影像處理、線上教育、雲端、智慧醫療、智慧製造等,都是緯創留意的方向。

黃柏漙也表示,對傳統硬體大廠來說,常常「越成功就越固化」,緯創的文化一直很支持新創,更看到台灣新經濟產業的成長性,因此不斷與之接軌,要做挖掘台灣新創的「伯樂」。

黃柏漙強調,緯創與iKala的合作是長遠規劃,緯謙總經理夏志豪每個月定期與iKala面對面開會討論,自己則是一季一次,期望能將雙方結合後的事業綜效最大化。

緯創與iKala順利牽手合作後,下一步要去哪裡?夏志豪則說,東南亞市場將會是第一選擇,iKala在東南亞多國已展開布局,緯創在東南亞也有不少布局,加上受到美中關係影響,不少台商轉移陣地到東南亞,未來將在產品整合後輸出,搶攻東南亞市場商機。(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劉季清/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