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來襲 全球GDP也中暑

氣候變遷讓熱浪衝擊加劇,美國中西部到東北部本周都因極端高溫拉警報,波士頓等城市氣溫也打破紀錄,今年可能繼2023年之後續寫史上最熱紀錄。研究顯示,全球經濟恐因極端熱浪蒙受鉅額損失。

極端熱浪不僅威脅人體健康也會損害經濟,投資人不可不慎。儘管6月的「熱穹現象」(heat dome),不致對經濟成長與股價帶來立即衝擊,但氣候變遷作祟下,極端熱浪造成的損失將與日俱增。

美國環保署(EPA)指出,平均氣溫上升,極端高溫的頻率、持續時間及強度也在增加。

世界氣候歸因組織(WWA)針對5月至6月初的「熱穹現象」分析警告,人為引起的氣候變遷,導致美國西南部、墨西哥及中美洲近來受致命高溫侵襲,其發生機率增加35倍。

史丹福大學的卡拉罕( Christopher W. Callahan)與達特茅斯學院的曼金(Justin S. Mankin),兩位研究員2022年針對極端熱浪的影響發表研究報告,結果發現1992年到2013年極端高溫,使全球經濟累計損失16兆至50兆美元,尤以熱帶地區所受衝擊最大,該區收入偏低。

熱浪之所以減損經濟成長,原因之一在於生產力流失,極端高溫會導致停工,提高職場傷害的機率。而極端熱浪衝擊隨地區的貧富狀態而有差異,收入最低地區的人均GDP損失8%,收入最高地區人均GDP只少了3.5%。

美國受熱浪影響程度也因地區而異。達拉斯聯準銀行研究人員去年10月撰寫報告提到,夏季氣溫上升對德州GDP成長的衝擊,是美國其他地區的2倍,歸咎於德州夏天通常比美國其他地方還熱。

廣告

照達拉斯聯準銀行估算,去年夏季的極端高溫,恐讓德州全年名目GDP成長率少掉1個百分點,相當於240億美元。

熱浪對全美就業成長的影響雖較和緩,但隨產業別有所不同,營建、採礦業等需要大量戶外工作的領域影響最大。

部分產業最能感受到異常高溫帶來的切膚之痛,例如農業,熱浪會殺死作物且務農者須在烈日下工作。保險業也為適應氣候相關的風險與成本所苦。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投信拚作帳 五檔最愛買
央行下指導棋 鍘養地建商
欣興董座:載板樂觀到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