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絕槲櫟推廣在竹縣登場 民眾踴躍參加

 

民眾攜家帶眷,穿著雨衣、踩著爛泥,認真聽講師解說槲櫟的點點滴滴。(記者彭新茹攝)
民眾攜家帶眷,穿著雨衣、踩著爛泥,認真聽講師解說槲櫟的點點滴滴。(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新豐鄉擁有臺灣瀕臨絕種的殼斗科植物「槲櫟」最大自然族群,數量卻逐年下降,至今年僅存七十株,而今年適逢果實成熟期,新竹縣政府與嘉義大學等單位十五日在婦幼館旁公園舉辦保育槲櫟宣導活動,即便天候不佳,仍有許多民眾攜家帶眷,不畏風雨到場參加,為保育槲櫟盡一份心力。

農業處指出,槲櫟是臺灣瀕臨絕種的殼斗科植物,更被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列為「極危」等級。台灣最大自然族群目前發現位於本縣新豐鄉,但該族群自二00二年被發現以來,數量逐年下降,至今年僅存七十株。

為保育槲櫟珍貴基因組成,縣府及嘉義大學在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的經費挹注下,著手人工育苗、種植等保種及域外保育工作,並於二0一七年在婦幼公園種植廿餘株槲櫟,生育狀況良好。而縣府已自二0二0年起,連續兩年辦理宣導活動,推廣槲櫟保育價值,今年又適逢槲櫟果實成熟期,因此再度以「為槲櫟、為所有生命建構共同未來」為題,第三年舉辦推廣活動,帶領民眾認識槲櫟,也認識瀕危植物及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價值。

縣長楊文科表示,鑑於新豐槲櫟原生族群有滅絕風險及種子盜採危機,嘉義大學團隊分別於新竹縣鳳岡國小、山崎國小及新竹縣婦幼館等地栽植槲櫟,方便民眾觀賞及教育宣導,降低原棲地被盜採的風險。縣府農業處歡迎各機關、學校加入槲櫟保育的行列,意者可聯繫縣府農業處森保科由專人評估,適宜種植的話,將免費提供苗木與栽植技術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