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艦國造9月下水典禮碰不到水 台船董事長鄭文隆親上火線釋疑

首艘潛艦國造的原型艦確定9月下旬舉行命名及下水典禮。資料照片
首艘潛艦國造的原型艦確定9月下旬舉行命名及下水典禮。資料照片

(記者王烱華/台北報導)潛艦國造首艘原型艦將在9月下旬由總統蔡英文為其命名,並舉行擲瓶「下水」典禮。但軍方內部傳出當天的下水典禮,潛艦根本碰不到水,讓潛艦國造再度疑雲滿天飛,承製原型艦的台船董事長鄭文隆親自上火線澄清表示,潛艦是近代的產物,因此只要完成全船段的封殼作業,即會沿襲自古以來的造船傳統舉行下水暨命名儀式,代表該艘潛艦的生命誕生,因此,潛艦的下水典禮完全只是「簡單的接觸水意念!」

台船負責承造代號「1168」潛艦國造(Indigenous Defense Submarine,IDS)原型艦的內壓力殼已完成2、3、4、5船段焊接,目前僅剩下第1段的艦艉、第6段的艦艏,以及帆罩段的封殼工作,鄭文隆指出,依據目前工程規劃,與整個封殼工作皆由台船執行,因此,台船可以預估封殼完成的時間,目前預估應在9月可以完成!

台船董事長鄭文隆親自為潛艦下水釋疑。資料照片
台船董事長鄭文隆親自為潛艦下水釋疑。資料照片

鄭文隆進一步指出,潛艦在在封殼前,所有放進去的裝備都必須完成出廠測試(FAT)以後,才能進行封殼電銲作業。而且潛艦各船段完成焊接後,為了確保在深水測試時不因壓力變化發生意外,因此每當焊接完畢後,均依序立刻進行UT超音波測試,靜置24小時後,進行MT磁性檢驗,並再靜置7天後,進行RT放射性檢驗,各項試驗通過後,才算是銲接作業完成,目前台船海昌廠人員是以三班24小時進行作業中;潛艦部分軟殼及上部結構也在進行施工中。

對於潛艦下水典禮卻碰不到水的爭議,鄭文隆說,造船艦是古老傳下的工藝,一般分為四個大節點,開工、安龍、下水、交船等4個節點。而開工與交船則是在文字上及語意上都非常清楚、容易瞭解。

首艘自製潛艦要泡在海水中,還需在下水典禮後完成所有出廠測試後,才會吊至碼頭靠泊,進行泊港測試。資料照片
首艘自製潛艦要泡在海水中,還需在下水典禮後完成所有出廠測試後,才會吊至碼頭靠泊,進行泊港測試。資料照片

鄭文隆進一步說,至於「安龍」的節點,主要是因為古代的船都具有「龍骨」,因此,安放龍骨時都視為大事,必須舉辦祭祀及祈福。但現今的大型船沒有龍骨,也由於船隻噸位大,且船底是平的,因此演變成第一個船塊(block)完成時,即是進行祭祀祈福的節點。

至於潛艦的船塊(block)又與水面船不同,鄭文隆解釋詞,由於潛艦是個圓形的船段,因此,在第一個船段完成時,便舉行了安龍典禮,由於船段內的情形不便讓外界知道,因此,當時是在工廠內低調進行祈福儀式。

至於下水命名,鄭文隆說,還完全源於一個理念,即是以水面船艦為例,當船體及重要內裝設備完成時,當做這艘船已經「出生」了。因此,浮船下水,並辦理「命名儀式」。而命名人自古以來均由女性擔任,就是這個意義,代表生命誕生,由「Godmother 」(中文翻譯成「教母」)賦予船名,並給予祝福。

鄭文隆進一步說,潛艦是近代的產物,封殼完成時,相當程度代表這艘船的生命誕生了,因此,會在全船段完成封殼後辦理「命名儀式」,慶祝她的誕生也給予祝福,同樣的,也會邀請女性進行命名。至於下水,則潛艦會與水面船稍有不同,因潛艦的艦殼外尚有不少機密裝備,不宜對外顯示,且需經過相當多的測試後,才能真正泡到水裡去,因此,封殼完成進行命名儀式時,除了機密裝備必須掩蓋外,也不會直接放到水。

菱傳媒原始網址:潛艦國造9月下水典禮碰不到水 台船董事長鄭文隆親上火線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