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繼美國後 SPAC可望在港交所IPO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據悉,香港正在研議是否能讓近來頗火紅的提供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也俗稱為空白支票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 SPAC)在港交所掛牌交易。

SPAC公司沒有實際產品,這種空殼公司一旦成立後,就會透過初次公開發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募得市場資金,然後再把這筆錢,拿去收購未來有潛力的未上市公司。也就是,能讓被收購的公司得以立刻上市交易。在游資氾濫,股市大好的現在,這種借殼上市,且有潛力題材的公司,也立馬能成為資金追逐對象。

目前,美國是SPAC大本營,因為大多數SPAC都已在美上市。根據 金融交易平台Dealogic,2021年的前兩個月,SPAC就吸收了市場約600億美元,已超過2020年吸金量的七成。

1日,根據香港當地媒體,由香港財政司司長擔任主席的金融領導委員會上,也聽取證監會和港交所簡介有關SPAC在全球金融市場最新發展。同時,也進一步討論合適上市制度,以加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

彭博社報導,香港政府正在認真考慮允許SPAC上市,而包括香港首富李嘉誠之子李澤楷(Richard Li)在內的幾位香港富豪,都已經在設立專屬的SPAC。

路透社旗下數據公司Refinitiv表示,即使沒有SPAC上市,香港交易所還是2020年全球第二大的最受歡迎股票交易地點,總交易量為312億美元。至於美國那斯達克,同期交易量則為51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