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長達十年IPO浪潮,紐約已成科技新創的溫床

被稱為「大蘋果」(Big Apple)的紐約,不僅是全球最繁榮的城市之一,更是科技新創企業實現夢想的搖籃。在過去十年中,紐約經歷了一波波引人矚目的 IPO 浪潮,這股浪潮使得這個城市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科技創業家和 VC 創投,讓紐約成為了僅次於矽谷的科技重鎮。

然而過去紐約並不是科技圈的主舞台,財經媒體《CNBC》報導指出,相較於紐約,位於美國北加州的矽谷或是東岸的波士頓更是孕育新科技的重鎮,其中波士頓被認為是美國企業科技(enterprise technology)發展的樞紐。

若以科技業的標準市值來看,這些落腳在紐約的科技新創公司的市值,從 90 億美元到小於 300 億美元不等,規模其實並不大,不過《CNBC》認為,這些剛萌芽的新創正在為紐約建立一個全新的創業生態。

去年紐約投資額僅次於矽谷

根據《美國創投協會》(NVCA)的資料顯示,紐約去年度的投資額,在全美國 50 個州中位居第二,達到 292 億美元,有 2048 家新創企業獲得投資,僅次於擁有矽谷重鎮的加州,而麻薩諸塞州排名第三。

在紐約開啟這波長達十年的 IPO 浪潮之前,也就是 2014 當年,投資額位居榜首的加州,其次是麻薩諸塞州,然後才是紐約。NVCA 的數據指出,過去九年來,紐約每年投入的資本額已成長了 7 倍之多,而這還是在去年整個科技業經歷寒冬的情況下所得出的成績。

2022 年是「納斯達克指數」(NASDAQ)自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年,至今,科技股仍努力從去年的美國聯準會(Fed)升息造成的科技低谷中恢復。

廣告

此前,在資本額創下高峰的 2021 年,紐約新創企業共籌集到近 500 億美元的資金,共有 1935 家公司受益。而加州籌集到的資本額是這個數字的三倍,除了科技重鎮矽谷的加持外,去年 11 月位於舊金山市的 OpenAI 發行 ChatGPT 後,讓該市成為了 AI 開發的聖地。

根據 PitchBook 的數據,截至今年為止,市場投資人向舊金山新創投入的資金超過 600 億美元,其中有一半都流向 AI 產業。

聚沙成塔,企業軟體新創帶起紐約 IPO 潮

經手過不少紐約新創募資案的風投業者 Murat Bicer 向《CNBC》表示:「大家都認為紐約很難經營一家企業軟體公司,反而覺得在波士頓發展更適合。」

數據服務公司 Datadog 的法國聯合創辦人兼執行長 Olivier Pomel 回想起十年前的投資環境,他表示,當時來自西海岸的風險投資,基本上不會投資美國西岸以外的新創公司。

開源數據庫新創 MongoDB 執行長 Dev Ittycheria 向《CNBC》表示,十年前的他本來想要在紐約成立新創公司 BladeLogic 時,但當年的紐約缺乏「有經驗的創業人才」,因此他不得不將公司開在波士頓。

不過,當年的 Datadog 卻獨排眾議,決心在紐約建立一間 SaaS 公司,最終,來自歐洲的創投 Index Ventures 參與了 Datadog 的融資,為該公司提供在紐約發展的資金,如今  Datadog 市值已超過 280 億美元。

除了 Datadog,數據庫獨角獸 MongoDB 與雲基礎架構提供商 DigitalOcean 亦陸續在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他們為自己公司創造了財富,而這些財富又重新注入了紐約的生態系統。

新創「毫無疑問」能在紐約大展身手

曾經在 Datadog 擔任產品經理的 Albert Wang,十年前與妻子從波士頓搬到了紐約,他認為這座城市與十年前相比完全不同,他說:「如今有更多人在創業,整座城市相當多元化。」四年前辭去在 Datadog 的工作後,Albert Wang 也自己成立了一家專做銷售軟體的公司 Bearworks。

幾十年來一直將重心放在舊金山灣區的投資人,近期也紛紛在紐約設立了據點,包括 Google和 Salesforce 等大型科技企業,這使得在紐約的新創公司,比以往更容易找到具備合適技能的人才,像 Andreessen Horowitz(a16z)、紀源資本(GGV Capital)與光速創投(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這類風投機構也漸漸地被吸引而來。

今年 7 月,矽谷最知名的風險投資機構,紅杉資本也在紐約設立了辦事處,紅杉也是 MongoDB 早期數一數二的投資人。

Eliot Horowitz 是 2007 年 MongoDB 的共同創辦人,如今他另外開了一家名為 Viam 的紐約機器人軟體新創企業,他認為:「時至今日,新創業者絕對可以在紐約大顯身手,並成立一間出色的企業。」

無論是在金融、媒體、健康科技還是綠色能源領域,紐約一直在吸引著具有遠見卓識的企業家和新創業者,當年不看好紐約的 Dev Ittycheria 也補充說:「紐約因為吸引了大量客戶、人才與資本,所以才開啟了創投活動。」

如今科技創業家也可以選擇在「紐約」發展,並擴大公司版圖,而不僅限於矽谷。

核稿編輯:湯皓茹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2兆美金何處去?小摩:看好印度未來IPO・併購交易發展
今年美國最大IPO!Arm最新IPO文件:可望募集48.7億美元
【日新躍益】日本 2023 上半年 IPO 企業・市值排名前 20 名看這裡!Top 5 新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