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政局分裂加劇
新聞提要■歐洲社會分裂程度加劇,導致英法等國領袖難以取得廣泛民意支持,這也意味著:執政壓力變大、更容易被趕下台。
精句選粹■Votes in France and the U.K. show the splintering of Europe’s electorates as leaders struggle to claim a clear mandate.
法國與英國近日大選結果顯示歐洲選民意見高度分歧,領導人難以取得廣泛的民意支持。而這也反映出:歐洲社會分裂程度加劇,導致歐洲許多國家更難組建穩定的多數政府。
法國議會選舉結果大爆冷門,左翼陣營的新人民陣線躍居國會第一大黨,其次是總統馬克宏領導的中間聯盟,原本被看好的極右翼國民聯盟則落居第三。
有鑒於沒有任何政黨取得絕對多數,法國恐出現三分天下的「僵局議會」。即便多黨政府真能組成,唯一共識僅是反對雷朋(Marine Le Pen)領導的疑歐派與反移民政黨國民聯盟。一旦政府功能失常,雷朋三年後贏得總統大選的機率恐怕會大增。
法國恐出現僵局議會
在英國大選方面,在野黨工黨以壓倒性票數贏得國會選舉,終結14年的保守黨執政態勢。但長期主導英國政局的兩黨(工黨與保守黨)加總得票率僅約57%,創一個多世紀以來最低。
更多選民傾向投給中間派、環保主義與民粹右翼等小型政黨。英國此次大選投票率僅60%,也創一個世紀以來第二低。
這顯示出:隨著選民對傳統政黨的忠誠度下滑,每場選舉的結果將愈來愈難預測。
民眾對於新政府沒有太多耐心。在社會對政治普遍感到失望之際,執政者背負的職責與包袱勢必更沉重。
義大利前總理倫齊表示:「民主正陷入危機。第一個困難是:你行使投票權,但改變不一定會出現。」
歐洲多數國家如今面臨經濟長期低迷與公共財政吃緊的雙重挑戰,導致這些政府能夠施展的空間有限。受疫後通膨飆漲與俄烏戰事爆發推升能源價格影響,歐洲許多民眾生活品質降低。
移民湧入、環保政策、電費高漲、薪資偏低與醫療體系負擔沉重等,都是民眾對於政治感到不滿的因素。
政治分裂令法國、德國、西班牙與荷蘭等國變得更難治理,而歐洲此時面臨的地緣政治壓力卻不斷升高。
川普成歐洲秩序新隱憂
俄羅斯擴張主義正挑戰冷戰後的國際秩序,中國工業對於歐洲關鍵製造業帶來嚴重威脅。而一旦川普重返美國總統寶座後,歐洲安全秩序與貿易規則可能必須重寫。
民調機構益普索(Ipsos)2023年12月發布調查顯示,在美國與歐洲多數主要國家,對本國民主制度不滿的選民遠遠多於滿意的選民。在接受調查的國家裡,僅有瑞典民眾表示對本國民主制度的運作感到滿意。
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智庫自由戰略中心(Center for Liberal Strategies)主管克拉斯捷夫(Ivan Krastev)說:「民眾有充分理由認為他們的政治制度沒發揮作用,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克拉斯捷夫表示:「選民感覺自己迷失在迷宮裡,所以他們朝著不同的方向奔跑,希望前方就是出口。」他指出,大家通常很快就會感到失望,而這使得下次選舉出現極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