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電零組》台翰8月營收為1.98億元,年減22.44%
【時報-快訊】台翰(1336)8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8月營收 1- 8月營收
112年度 197,848 1,544,887
111年同期 255,096 1,653,767
增減金額 -57,248 -108,880
增減(%) -22.44 -6.58
【時報-快訊】台翰(1336)8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8月營收 1- 8月營收
112年度 197,848 1,544,887
111年同期 255,096 1,653,767
增減金額 -57,248 -108,880
增減(%) -22.44 -6.58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將在12月迎來第三次配息,據群益投信官網公告,此次預估配息0.55元,以11月30日收盤價21.65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2.54%,年化報酬率連3季突破10%,刷新台股ETF配息紀錄。 從00919最新淨值組成觀察,最新可配息金額為2.23元,未來高息續航力預估可達1年,引起市場期待。00919此次除息日為12月18日,參與除息最後買進日為12月15日,配息發放日為2024年1月12日。 市場法人表示,00919前2次配發0.54元高息,此次配發增至0.55元,超乎市場預期。群益投信表示,00919連3次配息均不低於0.54元,關鍵在於其兩段式選股策略,觀察所追蹤的指數,選股策略中有「精準高息」及「精準領息」2大重點。 群益投信表示,「精準高息」指選進的成分股,是依據上市櫃公司董事會當年宣告的現金股利進行篩選,避免使用「預測未來」或「參考過去」造成誤判。「精準領息」則是納入的成分股都是尚未配息的高息股,確保投資的每塊錢都能領到高息。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基金經理人謝明志表示,台股ETF若有不錯的配息及年化殖利率,容易吸引資
時序接近年底,市場預期外銷接單將緩步回升,內需消費市場則走出疫情衝擊,2024年景氣有望持續復甦,也提升企業調薪意願,求職網站調查指出,明年有超過9成的企業計畫替員工加薪,平均調幅為5%,其中以缺工最嚴峻的餐飲住宿及休閒旅遊業意願最高;而為了留住人才,企業最高願意加薪近9000元防挖角潮。
即將於創新板掛牌的正瀚生技,是一家專注研發植物生長調節劑與高效肥料的公司,去年營收14.34億元,為近5年新高。董事長吳正邦是從洗盤子開始在美國打拚30年的華僑,30多歲便以豆芽機累積出第一桶金。之後投入農業新藥研發,成功將產品打進全球農化產品通路龍頭。66歲時他本想退休,帶著大量研發數據自美返國,卻陰錯陽差再創業,開啟台灣研發、美國製造、行銷全球的獨有模式。正瀚曾是興櫃股后,上市之路卻一波三折,吳正邦眼中從來沒有挫折,只有如何乘風破浪。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2023醫療科技展,經濟部「科專成果主題館」大秀工研院、金屬中心及生技中心等三大法人共計16項前瞻醫療科技,瞄準智慧醫材、植入式醫材需求,其中,結合「超音波影像」和「方向可調式電極針」兩大全球首創的創新技術的「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iRFA)」,已經技轉給仁寶電腦(2324),成為國內第一個ICT大廠跨足高階醫材技術共同合作開發案,今年已完成國內五案臨床治療病例,並促成仁寶電腦與臺大醫院將合創國內第一座「癌症微創介入訓練中心」。醫用生物可吸收鎂合金技術,克服止血夾永久存在體內的問題,在植入試驗觀察到,骨釘植入後第三個月雖然被人體吸收,剩餘體積91%,且仍保留原始力學強度80%以上,不但促進骨組織癒合並避免二次手術、減少醫療開銷,今年更進一步進入試量產階段,同時也攜手高雄中正骨科規劃可降解鎂合金骨釘的臨床試驗,最快2024年底上市。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表示,工研院深耕精準健康技術研發,掌握社會趨勢提出技術解方。像是鎖定長者漏尿等問題,打造「生醫高分子組織修復支撐複合網片」,是全球首創「以特殊織法將PET(聚酯塑料)編織後,再添加膠原蛋白」,密度小、
【時報-台北電】Fed官員放鷹,美股表現分歧,台積電ADR隨費半指數跌1.59%。台積電(2330)今(12月1日)開盤跌4元至573元,台股同步開低,早盤至今最多跌76點至17357點,目前力守短均5日線支撐,維持強勢整理格局。 美股AI霸主輝達周四股價跌2.8%,台積電今早亦跌,台AI供應鏈指標廣達(2382)續低檔整理;今早以傳產的航運及防疫相關概念股續強支撐人氣,部分中小型電子股也續攻穩住電子多頭勢力。 美國公布10月核心PCE,年增率3.5%,創下2年半來新低,可見通膨放緩,另勞動市場降溫,惟聯準會官員放鷹,四大指數表現分歧,幅度介於-0.77%至+1.47%。 周四台股大盤平高盤開出後隨即上漲51點至17421點,而後漲幅迅速收斂,由於MSCI季度調整在盤後生效,導致最後一盤爆出約1254億元大量,拉升指數48.84點,收在當日最高點,終場加權指數上漲63.29點(漲幅0.36%),收在17433.85點,成交值4027億元。 國票投顧表示,周四主要是最後一盤MSCI調整拉高帶動,如果將此扣除,多方動能比預期中稍弱,再者,觀察大盤與台積電的關聯,前者以17433點,創下本波
英特爾積極布局智慧醫療市場,並致力協助智慧醫療轉型的投入與承諾。而今年的台灣醫療科技展,英特爾也攜手24家合作夥伴,以四大主題展示基於最新AI技術的實際應用案例;展覽期間更將與近300位來自東南亞、東北亞、歐洲、中東、美州的國際代表團專家互相交流分享,以及安排超過80場的商業媒合會議,促進台灣與國際合作機會,持續擴大智慧醫療推廣與應用。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焦點股: ●雲端軟體公司Salesforce周四大漲9.35%,收在251.90美元,為道瓊指數帶來提振。儘管經濟情勢不明,但對該公司的雲端和商務產品需求仍然強勁,Salesforce第三財季(截至10月31日)業績和第四財季展望均優於市場預期,並上修全年獲利預測。 ●雲端軟體公司Snowflake大漲7.1%,受惠於人工智慧(AI)日益普及帶動了對該公司產品的需求,其本季「產品營收」預測超出市場預期。 ●特斯拉跌1.66%,收在240.08美元。該公司備受關注的電動皮卡Cybertruck在延宕兩年之後,終於在周四開始交車。根據特斯拉官網,Cybertruck售價自60,990美元起跳,比執行長馬斯克在2019年最初披露的價格高出50%。Cybertruck有三種型號,定價介於60,990美元至99,990美元。分析師表示,Cybertruck新的車身材質與跳脫傳統的未來風格增加了生產的複雜性與成本,且可能使注重實用性的傳統皮卡車買家敬而遠之。但馬斯克周四對此表示,Cybertruck比卡車更實用,也比跑車更快。 ●福特汽車跌3.1%,該公司下修全年獲利
正瀚生技董事長吳正邦,說自己沒有休閒娛樂,不打小白球也不慢跑,時刻只想著如何解決問題,壓力大的時候,頂多找空檔看看奇幻小說,另外,唯一就是愛吃大閘蟹,大閘蟹季節到了,2天要吃一次,一次吃6隻。董座也親教怎挑大閘蟹。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Joachim Nagel表示,歐元區通膨前景的上升風險占主導地位,不能排除再次升息的可能性。同時也擔任德國央行行長職務的Nagel週四在柏林發表講話時表示,依他來看,通膨風險偏向上揚,不僅僅是因為當前的地緣政治局勢。這就是為什麼他不排除進一步升息的可能性。與此同時,他認為現在考慮可能的降息實在太早。話雖如此,他也表示最新的通膨形勢,包括11月歐元區和德國通膨分別放緩至2.4%和2.3%,都令人鼓舞。Nagel還表示,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仍然在7兆歐元左右。因此他認為收縮步伐可以加快。Nagel指出,較小的資產負債表規模是可取的,因為這可以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同時給央行更大的回旋餘地。同時,金融市場上長期通膨發展的不確定性仍然很高,央行將繼續堅定打擊通膨。
美國傳奇外交家季辛吉是美中建交關鍵推手,幫中國打開西方大門、融入國際經濟體系,以百歲高齡辭世,也象徵中國改革開放、美中友好創造的多年經濟紅利,已經逐漸消失殆盡。 華爾街投資銀行卯足全力立足中國的雄心壯志成為過去,在中國經營滿100周年的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週三已公開談到撤離中國的可能性,1990年代就插旗中國的高盛,執行長蘇德巍也透露,已經放棄以前「不惜一切代價」要在中國發展的策略。 港股恒生指數本週與台股加權指數死亡交叉。華爾街日報指出,香港在跨國企業眼中,已從珍貴資產變成拖油瓶,總部大舉撤出,變成中企地盤,港股今年IPO金額更創22年新低。 #季辛吉 #美中對抗 #改革開放 #和平紅利 #地緣政治 #中概股 鏡轉全球YouTube搶先看,每週一到五22:00上架 更多精彩深度的財經資訊影片請點擊 https://www.mnews.tw/show/imoney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
[NOWnews今日新聞]全球進入大缺工時代,尤其是疫後復甦暢旺的旅宿業更是找嘸人手,甚至導致部分業者僅能提供部分房間販售。對此,布拉格希爾頓酒店休閒政策銷售經理KaterinaSvabova分享,他...
【時報-台北電】今日焦點新聞: 國內頭條: 1.林百里:AIPC明年夏天問世。(工商時報) 2.黃仁勳:美晶片自主,至少再等十年。(工商時報) 3.輝達顯卡黃牛,囤貨銷陸牟利。(工商時報) 4.半導體迎春,里昂證點名四強棒。(工商時報) 5.台灣醫療科技展報喜,生策會結盟微軟打開出海口。(工商時報) 6.高低薪資差距擴大,創近5年新高。(中國時報) 7.台股11月寫五大驚奇,外資狂敲2400億元創紀錄。(經濟日報) 8.資金狂潮來襲,六大投顧:台股歲末行情啟動。(經濟日報) 9.台積美日第3座廠規劃中,日本第3座位於熊本機場旁。(電子時報) 10.台掌握全球九成AI製造能量,成全球AI醫療發展寶地。(電子時報) 大陸頭條: 1.北向資金淨買入創4個月新高,A股11月結構性走強。(證券時報網) 2.券商普遍看好歲末行情,12月金股將進入衝刺賽。(證券時報網) 3.A股股息率逼近歷史新高,價值股迎配置良機。(證券時報網) 4.大手筆!家電龍頭擬註銷逾35億元股份。(中國證券報) 5.A股零食巨頭將迎17年最大規模降價!最高降幅45%。(證券時報網) 6.百年對手今牽手!寶馬、賓士在華設合資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3年12月1日電)美股漲跌互見,台股今天下跌11點開出,電子與金融類股同步走弱,隨後加權指數跌勢擴大,失守17400點整數關卡,早盤最低17357.71點、挫逾70點。權王台積電(2330)早盤下跌4元,最低573元;鴻海(2317)小跌0.5元,低點101元。人工智慧(AI)類股指標廣達(2382)一度摜破200元,最低199元、下跌4元。
時報-HKEX 12月台指期貨指數 時間 指數 漲跌 時間 指數 漲跌 08:45 658.3 -1.6 11:30 - - 09:00 658.3 -1.6 11:45 - - 09:15 657.6 -2.3 12:00 - - 09:30 - - 12:15 - - 09:45 - - 12:30 - - 10:00 - - 12:45 - - 10:15 - - 13:00 - - 10:30 - - 13:15 - - 10:45 - - 13:30 - - 11:00 - - 13:45 - - 11:15 - -
[FTNN新聞網]記者李惠婷/台北報導明晟(MSCI)公司半年度調整於今(1)日生效,通常會使前一日的股市產生大波動,其MSCI全球標準指數成分股方面,新增1檔IC...
【時報-台北電】台股30日逢MSCI季度調整,盤中雖一度陷入多空拉鋸,回測短均支撐,不過台積電震盪收高,加上金融股穩盤,終場指數爆量甩尾上漲63點,以17433點作收,創下今年收盤指數新高。美股最新收盤,10月核心PCE降溫,市場預期聯準會12/14持續暫停升息,貨幣政策可能轉向寬鬆,惟聯準會官員放鷹,四大指數表現分歧。元大投顧指出,進入12月,經驗顯示外資聖誕節前傾向調節降低部位,11月外資大買超過兩千億,12月買盤恐縮手,台股得以時間來消化賣壓,後續高檔震盪機會大,不過集團、投信作帳行情逐漸升溫,明年總統大選政見概念股也走強向上,此外進入財報空窗期,資金作夢行情持續推升復甦概念股股價由底部翻升。 台股30日在熱錢湧入台幣偏強,加上MSCI尾盤生效拉抬41點,終場台股上漲63點,收17433點。元大投顧表示,盤面上,漲多IC設計呈現震盪,但是低基期復甦股表現強勢,加上題材不斷,行情維持熱絡。其中,車用需求迎來復甦,帶動車用半導體強茂(2481)、大中(6435)及PTA觸媒康普(4739)股價大漲;聯合國氣候大會登場,重電儲能相關的亞力(1514)、樂事綠能(1529)、盛達(302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加拿大經濟意外萎縮,消費承壓,證實央行的大幅升息已導致經濟成長停滯。加拿大週四發布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換算成年率較前一季萎縮1.1%,表現不如經濟專家預估的增長0.1%,以及加拿大央行預估的0.8%的增幅。重要之處在於消費已承壓,除了疫情時期之外,家庭支出為2009年以來最弱。第三季度的萎縮出人意料,幾乎完全抹掉了第二季上修後1.4%的成長。繼今年第一季強勁成長2.5%之後,經濟正在快速減速。上述數據強化了以下觀點,也就是加拿大央行利率具有足夠的限制性,足以抑制消費和讓通膨放緩,並將引發對於利率維持在終端水準還有多久才會下調的疑慮。隨著更多跡象顯示經濟走向更長時間的停滯期,央行不太可能把借貸成本推升至5%以上,甚至可能開始考慮明年上半年降息,尤其是在通膨放緩態勢增強的情況下。數據公佈後,利率互換市場交易員對加拿大央行開始放鬆貨幣政策時間點的預期有所提前。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與夥伴國(OPEC+)於30日召開產量會議,會中同意明年初自願減產約220萬桶/日,不過產油國實際執行與否引發投資人擔憂,使國際油價盤中轉跌。
COP28聯合國氣候峰會今天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登場,將近200個國家同意啟動一項基金支援遭受全球暖化衝擊的國家。COP28主席賈比爾(Sultan Al Jaber)說,這是「COP歷次會議首度在第一天就通過決定,而且我們完成的速度罕見、驚人且具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