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電子零件》華通Q1 EPS達0.78元創同期新高 Q2更好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PCB廠—華通 (2313) 第1季稅後盈餘為9.29億元,年成長195.47%,創下歷年同期新高,每股盈餘為0.78元,由於手機客戶用板疊構往高階(Anylayer HDI)設計方向發展不變,且公司接單與產能調配等應變能力佳,華通第2季業績可望呈現季增、年增;華通大陸重慶二期廠區已於去年10月完成奠基儀式,最快2021上半年即可正式量產。

雖然第1季大陸廠區新冠肺炎疫情延後復工,華通因有台灣廠區產能可以調配滿足客戶需求,且手機客戶用板疊構往高階(Anylayer HDI)設計方向發展不變,讓華通第1季業績無畏疫情逆勢成長,第1季合併營收為120.9億元,年成長15.58%,營業毛利為22.8億元,年成長1.1倍,合併毛利率為18.86%,年增8.52個百分點,稅後盈餘為9.29億元,年增195.47%,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單季每股盈餘為0.78元。

儘管2019逢中美貿易戰及2020年疫情不確定因素,華通自2019年出現營收、毛利率、獲利同步創高態勢,去年第3、4季毛利率明顯跳升延續到2020年第1季,反映華通除了在技術、管理體質良好外,經營層在客戶及產品的多元化佈局,降低市場多變負面衝擊,配合5G通訊趨勢,大陸官方也希望積極推動5G手機的普及化,快速帶動整體相關應用的市場成形,據傳未來將有5G新機補貼的政策準備出爐,中系手機品牌可望醞釀進一步追加訂單。

就產業來看,去年以來手機出貨以5G新機種占比明顯上升,手機晶片大廠高通(QCOM-US)、聯發科 (2454) 陸續在近期法說同步對今年全球5G手機總量表示樂觀,與手機板大廠華通去年持續看好5G手機的說法不謀而合;華通在產能、技術以及服務領先同業的優勢下,成為手機客戶在開發新機種的首選供應商,帶動業績成長。

廣告

華通4月合併營收為46.3億元,年成長14.7%,為歷年同月新高,累計前4月合併營收為167.2億元,年成長15.35%。

華通表示,第2季除5G趨勢不變外,遠距辦公以及線上教學的型態使平板、筆電等訂單持續增溫,為第2季營運柴火。

儘管市場存在美系客戶手機可能延後發表或下修今年出貨量、或耳機類產品採用SIP的解決方案等負面傳聞,不過華通表示,目前量產前測試仍將按照公司既定進度進行,公司持續按部就班把量產前準備工作確實完成,由於手機板、軟硬複合板等攜帶/穿戴式消費性產品設計都是客制化,淡旺季也較其他基礎建設類的產品明顯,雖然產品的設計多變是一個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機會,這幾年除了努力拓展新客戶以及新產品應用頗有斬獲外,並且謹慎的進行產能擴充規劃,已將個別單一客戶產品的影響比重逐年降低,在手機以及軟硬複合板的接單是處於一個健全的狀況。

華通在技術上,不斷以Anylayer HDI、類載板、軟硬複合板等高端技術,滿足客戶對3C電子輕、薄、短、小的設計需求,因應未來5G時代,著眼於市場對於高階HDI製程的需求商機,華通大陸重慶二期廠區已於去年10月完成奠基儀式,廠區規畫投資約150億元、年產能可達500萬平方英呎,未來將視市場供需狀況分階段添購設備,該廠區最快2021年上半年即可正式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