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農業科技》達邦蛋白1月營收為0.29億元,年減17.23%
【時報-快訊】達邦蛋白(6578)1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1月營收 1- 1月營收
112年度 28,833 28,833
111年同期 34,836 34,836
增減金額 -6,003 -6,003
增減(%) -17.23 -17.23
【時報-快訊】達邦蛋白(6578)1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1月營收 1- 1月營收
112年度 28,833 28,833
111年同期 34,836 34,836
增減金額 -6,003 -6,003
增減(%) -17.23 -17.23
在5月一個雨後下午,林伯豐接受本刊專訪,描繪著他心中的台玻發展藍圖。台玻目前在台灣有5個廠、在中國大陸近20個,依產品應用概分為「平板玻璃、玻璃纖維、容食廚、汽車」4大類。值得一提的是,台玻2008年結合外資在江蘇成立「實聯化工」。「台玻是全球唯一自產原料『純鹼』...
【財訊快報/陳孟朔】蘋果公司(美股代碼AAPL)今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於美東時間週一下午1時(台北時間6日凌晨1時)開幕,壓軸戲落在發布首款AR/VR頭戴式裝置設備Apple Vision Pro。路透報導,蘋果週一加入與Meta元宇宙的競爭隊伍,推出一款名為Vision Pro的增強現實頭戴裝置,這是公司自10多年前推出iPhone以來最具風險且最大的押注。蘋果在其年度開發者大會上宣布,Vision Pro的起價為3,499美元,價格是Meta混合現實和虛擬現實設備系列中最昂貴的頭戴設備的三倍多。這些設備目前主導新興的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AR/VR)市場。蘋果頭戴設備將於明年初在美國上市,2024年晚些時候將在更多國家上市。蘋果也在大會上推出一系列新產品和功能,包括15吋MacBook Air、名為M2 Ultra的強大晶片、iOS軟體的改進以及期待已久的對自動更正功能的改進,這是歷來最大尺寸。蘋果沒有宣布與ChatGPT或谷歌的Bard搜尋引擎的生成式AI產品類似的重磅產品,儘管公司悄悄地在幾個較小的功能中注入AI,例如將電話留言時轉成文字。據稱,Vision Pro的操
【時報-台北電】打破「五窮六絕」魔咒,群電(6412)5月合併營收寫今年新高,就連深耕已8年的智慧建築業務今年也開花結果,今年前5月相關營收認列已近6億元,超越該部門去年全年的營收,初估今年營收貢獻更有望上看15億元,達去年的三倍。 群電5月自行結算合併營收創今年單月新高,達32.05億元,月增16.8%,年減9.9%,打破了傳統「五窮六絕」魔咒。累計前5月自結合併營收則達142.4億元,年減17%。 群電表示,受惠於智慧建築專案入帳,加上電競筆電新品以及網通、Chromebook電源的急單挹注,5月份營收較上月明顯回溫。尤其是智慧建築解決方案,今年前5月相關營收認列已近6億元,超越該部門去年的全年營收,也預期該業務將在今年第二季首度轉盈。 群電指出,公司自2016年開始投入智慧建築業務,迄今已8年,現階段已累積十多個執行中的專案,除了導入集團內「群光智慧綠能大樓」、「群電蘇州廠」、「群電泰國廠」、「群光之星」、「群光電子泰國廠」外,也向外推展至「台北雙子星大樓」、「廣慈博愛園區」、「內科之心」、「新北市淡海安居」、「高雄清豐安居」等指標性集合住宅及複合式商辦園區,今年營收將挑戰15億
【時報-台北電】台股05日加權指數收16714.43點,漲7.52點或0.05%,總成交值3037.31億元。三大法人買超40.31億元,其中外資買超9.51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4.73億元及買超26.06億元。 外資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3檔電子股、4檔金融股及3檔傳產股;依股價分,10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7檔買超上萬張,榜首為群創(3481),買超3萬4210張,友達(2409)、國泰金(2882)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1萬9349張及買超1萬5116張。第四及第五名為兆豐金(2886)、新光金(2888),其他依序為彩晶(6116)、大成鋼(2027)、永豐餘(1907)、中石化(1314)及台新金(2887)。 ●外資05日買超前十名: 1.群創(3481)收14.75元,漲0.80元或5.73%,外資買超3萬4210張。 2.友達(2409)收18.50元,漲0.75元或4.23%,外資買超1萬9349張。 3.國泰金(2882)收45.25元,漲0.80元或1.80%,外資買超1萬5116張。 4.兆豐金(2886)收36.70元,漲0.60元或1.66%,外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幣安、趙長鵬提出13項指控,幣安誇大其交易量,沒有限制美國客戶使用其平台,在市場監控方面誤導投資者,趙長鵬更秘密控制客戶的資產,讓他們能隨心所欲的轉移投資者資金。證交會主席金斯勒(Gary Gensler)說,趙長鵬參與了詐...
【財訊快報/陳孟朔】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承諾從7月起進一步減產100萬桶/日,以應對壓制市場的宏觀經濟不利因素,連二彈的油價週一一度大漲超過3%,終場兩大期油漲幅壓回1%以內。布蘭特8月期油每桶收在76.71美元,上漲0.58美元或0.8%,最高漲3.4%至78.73美元的日高。同日,紐約7月期油最高飆漲4.6%至75.06美元的日高,終場收高0.41美元或0.6%,至每桶72.15美元。上述兩大期油前兩個交易日各大漲4.8%和5.3%。沙烏地阿拉伯能源部宣布,沙國7月的產量將從5月的約1,000萬桶/日降至900萬桶/日。這次自願減產是沙國多年來最大的一次減產,這是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包括俄羅斯在內的盟國達成的更廣泛的限制供應到2024年的協議基礎之上,因為OPEC+尋求提振不斷下跌的油價。另一方面,國際能源署(IEA)署長比羅爾(Fatih Birol)週一表示,在產油國達成限制供應的新協議後,油價上漲的可能性大幅增加。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表示,沙國額外減產可能會加深市場供應不足,在7月超過300萬桶/日,這可能會在未來幾週推高價格。高盛分析師表示
【時報-台北電】東南水泥持股51%的子公司東南米樂,承租東泥位於亞灣的80期1.6萬坪土地,市場傳出其中的A區1萬多坪,將出租給好市多興建亞洲旗艦店。東泥發言人黃薪翰5日表示,子公司東南米樂的商場開發計畫,因有商業約定,不便透露太多,不過由於該案已進入高雄都市設計幹事會審查,全案幾乎已確定。 市場人士指出,位於高雄中華路五路656號的好市多高雄店,傳出因租期屆滿,將遷移至東南水泥位於亞灣80期重劃區,興建亞洲旗艦店。對於高雄店即將搬家的訊息,好市多總部5日回應,「目前高雄店遷址時間還未確認,若好市多有任何服務上的調整,將會在第一時間通知會員」。 東泥80期重劃區土地面積約1.61萬坪,使用分區屬於「特貿七」,根據現行都市計劃規定,只能做商業使用,東泥在去年5月以每年9,678萬元租金,出租給東南米樂,租期30年。東南米樂招商過程中,將土地分為A、B兩區,各有1萬多坪和近6千坪,好市多將向東南米樂承租緊臨港灣的A區,規畫興建地上4層的賣場,同時設立會員專屬的加油站。 據透露,為讓好市多高雄店順利搬遷至新址,好市多和東南米樂人員今年第一季向高雄經發局簡報投資事宜時,提出希望高市府協助解決交
【時報-台北電】砷化鎵上游磊晶廠全新(2455)、砷化鎵晶圓代工廠宏捷科(8086),以及功率放大器(PA)製造商全訊科技(5222)5月營收全數月成長;全新月增40.33%、達2.21億元,宏捷科1.97億元則較前一月跳增66.13%,且年增轉正成長,全訊1.10億元,小幅月增5.41%,但年增幅度最大、達28.4%。 全新受惠手機PA急單拉貨,以及數據中心VCSEL(面射型雷射)訂單放量,5月營收2.21億元,月增40.33%,年減幅度由前一月的38.61%大幅收斂至2.25%;累計前5月營收為7.72億元,年減41.54%。法人表示,確立第一季為全新今年營運谷底,營運動能將逐季回升。 法人指出,全新的光電子、微電子兩大項營收均創今年來新高。微電子方面,下游客戶訂單滾動調整,手機PA急單加溫、加快;光電子則是與客戶合作研發數據中心以VCSEL光纖傳輸取代傳統銅線見成效,400G通過客戶驗證,且因在VCSEL光纖發射端與接收端均有著墨,預期將帶動雲端服務供應商跟進。 睽違19個月,宏捷科單月營收終於回歸月增、年增的成長軌道。受惠智慧型手機客戶回補庫存、急單湧入,宏捷科5月營收回升至1
【時報-台北電】由於電動車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帶動充電樁建置需求爆發,台系供應鏈積極搶占商機,2030年美國預估達公共充電樁50萬座,而英國、德國分別規劃30萬座、100萬座目標,並合計投入上百億美元補助,台達電(2308)、光寶科(2301)等可望受惠。 台達電汽車電子及充電樁需求穩健,規模經濟下汽車電子部門已轉虧為盈,預估將持續放量。此外,公司將受惠於綠能、資料中心及網通產業成長趨勢明確。另DC產品安全能力跟電網連結仍有技術門檻,整體市場成長空間大,如儲能、配電等,可望挹注營運動能。 為因應當地充電樁建置需求,台達電在美國德州購置10億元土地,預估2024年後投產,目前有七處辦公室,主要產品包括AC Mini Plus、City Charger、100、200、350kW高瓦數、充電管理系統等,車用電子長期營收占比目標10%以上。 法人指出,在AI應用方面,台達電產品與解決方案,圍繞著節能、智能兩大關鍵,智慧園區、智慧樓宇皆是透過AI架構自動調控以達節能效果。公司第二季景氣可望符合原先預期,預估下半年景氣將會優於上半年。 若以全年來看,台達電2023年資料處理中心、伺服器相關業務可
【時報-台北電】新光金控9日股東會即將董事改選,法人電子投票結果出爐,約有持股11%的內外資法人參與電子投票,其中公司派約獲52.5%的支持,險勝改革派的獲票率47.5%,但若加計徵求委託書及原先持股,估計改革派可占已表態股東的近68%,即配票成功,將有望拿到2/3董事席次。 公司派「大意失荊州」,在徵求委託書「慘敗」,以3.8%對上改革派徵得的38%,因此公司派目前約占已表態股東的32%左右,就是拿下五席董事的實力。 據消息人士透露,金管會希望新光金董事改選能儘快和平落幕,之後吳家兄弟消除歧見,兩大金控相互合作,朝金控壯大、金融穩定目標發展,金管會亦不排除作「和事佬」。 雖然新光金創辦人吳東進與台新金控董長吳東亮5日晚間有餐敘,據相關人士表示「氣氛融洽、雙方話家常」,即並未觸及經營權及股東會改選議題。 持股1.14%的新光金第二大外資股東挪威央行在網站上揭露投票結果,支持新光金公司派,「改革派」表示,尊重外資股東個別投票行為,但也強調外資常參考的ISS報告支持改革派理念。即ISS支持改革派提名二席獨董、亦支持公司派提名一席獨董。 在2日委託書徵求時間截止後,新光金公司派即知這次恐失去
民視新聞/黃國誠、沈建宏 新北市報導新北市五股一名老先生,日前到銀行說要匯錢,一次匯出64萬,行員趕緊報警,一問之下才知道,老翁加入「飆股」群組,別人花70萬買一張股票,他只花64萬,就可以買4張,警方直覺是詐騙,老翁還深信不疑,而且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被騙,直到員警告訴他,匯款帳號已經10度被列為警示帳戶,他才打消念頭。
【時報-台北電】2023年北美生技展(US BIO)5日至8日在美國波士頓舉行,生技中心為推動台灣生技產業與國際接軌,今年大規模推出三大平台與九項創新技術,拚技術授權合作,鏈結全球生醫產業價值鏈爭取產業商機。 此外,生技中心也在US Bio前夕,攜手新英格蘭玉山科技協會舉辦實體台灣生技論壇,今年以「剖悉全球核酸藥物和CDMO市場趨勢」為主題,邀請台、歐、美等國生技大師以及產官學研醫各界專家齊聚,開啟產業交流新契機。 US BIO今年共吸引全球來自65國家、共1,200多間國際廠商參展,全球共有5,057家產學研單位參與BIO USA 1-on-1國際商機媒合會。 生技中心執行長吳忠勳表示,今年最受矚目議題包括:次世代新興療法:基因與細胞治療、免疫療法、腫瘤學、外泌體、核酸藥物CDMO等,生技中心呼應大會參展主軸,今年展出三大平台與九項創新技術。 吳忠勳說,生技中心展出的成果亮點中,在抗CD73單株抗體治癌藥物和Globo H CAR-T免疫細胞治療技術開發有突破性的發展,目前已從先導藥物探索和最佳化階段進入臨床前試驗階段,成為展場中國際廠商詢問度相當高的技術授權項目,未來有機會進一步洽
[NOWnews今日新聞]統計全國移轉面積與棟數資料,隨房價上揚國人購屋面積越來越小,今年前4月平均買賣移轉面積為30.6坪,較7年前2016年全年平均,少了3.1坪,其中包括台北市平均移轉面積剩下2...
【時報-台北電】歷經疫情三年,滿心(2916)獲利連三漲,5日股東會通過配發現金股息3元,不僅股息創新高,去年毛利率更是首破5成來到51.6%。滿心董事長李俊良指出,今年全球通膨仍是不確定關鍵,持續拓展通路與引進新品牌為避險王道。 滿心預計下半年引進一支來自日本中高價位的潮流時尚高爾夫服飾品牌「and per se」,目前規劃9月率先進駐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台中新光三越拓新店試水溫。 一向走百貨、購物中心通路的滿心企業,近三年來積極拓展新通路,包括outlet、日系購物中心與電商購物城等。李俊良指出,最重要是除拓展新通路與引進新品牌,連年獲利成長指標就在於透過精準進貨、透過outlet去化庫存,以墊高毛利率;過往毛利率多數停頓在45%上下,近三年來逐年墊高,去年來到51.6%,今年在新品牌引進挹注,加上疫後恢復社交活動,對運動休閒服飾需求大增,從今年前五月營收持續雙位數增長可印證。 滿心去年合併營收15.76億元、年增16.29%,稅後純益1.79億元、年增30.58%,EPS達3.29元。 李俊良強調,日本大股東對滿心營運相當有信心,也因此支持下半年持續引進具潮流感的高爾夫服飾品牌,
【時報-台北電】日股氣勢如虹,日經225指數5日收在32,217.43點,創近33年最高收盤點,元大金控策略長吳杰分析,日股現階段有三大優勢撐腰,第一是日本基本面已走出「失落三十年」;第二是籌碼面乾淨,帶動空手回補行情;第三是眾多股市中,日股尚未創歷史新高,後續挑戰高點機率濃厚。 「這次投資人對日股基金反應很搶手」,吳杰指出,過去台灣投資人主要持有台股、美股、債券或保險,日股相對開戶不易、加上日本經濟「失落三十年」,「買日股都沒太好下場」,市場唱衰日本,國人很少持有日股。 然而,這波日股大漲反映出不同氛圍,後續上攻量能可期。吳杰說,以元大投信日經225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為例,近日成交量顯著提升,可見已有不少敏感投資人進場,且此現象不可能只有台灣投資人看到,而是全世界投資人都正在大幅湧入日股。 吳杰認為,日股當前有三大優勢,第一是日圓貶值帶動外銷成長,日本經濟基本面基本上已走出「失落三十年」格局;第二是籌碼面很乾淨,投資人多少都想參與日股,「散戶都這樣想了,何況是全世界的投資基金」,所謂空手回補行情可期;第三是歷史高點未到,日股是全球唯一尚未創歷史新高的市場。 5日日經225收在32,21
【時報-台北電】技術面: 1.台股前一交易日收漲7.52點,為16714.43點。 2.台股前一交易日成交金額量縮為3005.91億元,5日均量為3377.01億元,10日均量為3229.98億元。 3.5日均線16627.14點,10日均線16491.64點,20日均線16141.74點。 4.5日RSI為80.28,10日RSI為78。 5.9日K值為88.19,9日D值為88。 6.20日乖離率為3.55。 7.倫元投顧:5日台股未能大開大闔式的走高,反而是不佔權值的中小型題材股成為投機力焦點,看來投機力已開始擴散。目前正規軍尚無主軸,市場資金多數轉向題材股短打,然因為產業落底回溫的個股已經過長時間籌碼沉澱,本週補漲可能性增加。 8.群益投顧:台股小幅開高震盪,終場以上影線紅K小漲7點作收,成交量縮至3000億元左右,大盤小幅開高緩步向上墊高,以16781點改寫盤中新高,午盤起開始回吐漲幅,不過收盤仍守穩3日線,短期均線延續偏多格局,個股建議續依技術面變化換股操作。
【時報-台北電】南亞科(2408)公布5月自結合併營收為23.09億元,較上月增加2.17%,創今年以來單月營收新高,惟與去年同期相比,由於景氣市況不如以往,年減62.74%;累計前五月營收109.94億元,較去年減少66.42%。 南亞科表示,5月營收呈大幅減少,主要因為俄烏戰爭、高通膨及升息等影響,全球總體經濟走緩,導致記憶體市場需求不佳影響,以至於出現較大年減態勢。 南亞科經營層於日前股東會時指出,2023年整體DRAM需求成長率,可能會低於長期每年位元需求長率10%~20%,但DRAM是電子產品關鍵元件,未來各種消費型智慧電子產品的推出帶動下,仍將貢獻DRAM應用的更加多元化。 記憶體市況經過幾季走弱後,第二季市場上部分負面因素可望逐步趨緩,加上供應商資本支出調整因應,下半年終端庫存有機會回到正常水準,預期DRAM市場需求第三季將正式回穩。 南亞科也指出,目前市況雖不是全面性回溫,但也逐步復甦當中,電視產品市況有好轉,PC部分則仍要觀察,新冠肺炎疫情過後,PC需求因為疫情紅利結束而出現下滑,但PC通常有季節性旺季效應,預期今年下半年應該會比上半年好 。 法人指出,由於部分供應商
張世杰表示,英國具有領先的矽智財設計、化合物半導體技術能量,工研院則擁有深厚半導體技術研發試量產經驗,可協助英方建立相關封裝測試量產線,提供從設計、封裝測試到製造量產的雛型產線,進行量產前的顧問服務,減少英國對外部供應商依賴,創造更多就業和經濟效益。工研...
【時報-台北電】鋁鎂合金機殼廠華孚(6235),5月營收達4.72億元、年增52.3%,繳出最強5月營收成績單,隨新能源車輕量化趨勢顯著,加上新產能開出,市場預期,華孚營收還有高點可期。同樣後市值得期待的,還有伺服器滑軌大廠川湖(2059),法人預期,下半年起將步上成長軌道。兩檔5日躍居權證熱門連結標的。 華孚5月營收寫歷年同期最佳,4、5月合計營收為9.6億元,已超過去年第二季整體營收,今年前五月營收達22.94億元,已勝過去年上半年營收,年增52.8%。日前公告4月損益自結數,單月稅後純益8,600萬元,年增翻4.5倍,每股稅後純益(EPS)0.45元,今年前四月EPS達1.49元,也已超過去年上半年獲利。 搭上新能源車長期成長趨勢,法人指出,華孚車載業務達營收90%,去年汽車市場約8,100萬輛,電動車占約1,000萬輛,電動車今年第一季銷售量超過200萬台,成長趨勢明確,且訂單能見度也長,公司積極擴產備戰。 川湖今年第一季每股賺4.8元,優於市場預估,主因毛利率較高所帶動。法人分析,川湖伺服器導軌在品牌、白牌伺服器業者均有著墨,客戶包含DELL、HP、IBM及國際系統整合廠等,
【時報-台北電】看好台股後市,外資5月猛烈回頭。金管會5日公布外資5月單月淨匯入73.62億美元(約新台幣2,260億元),是歷年5月最大淨匯入量,也是史上單月淨匯入第四高,外資5月底累計淨匯入2,367.66億美元,存量亦創歷史新高,代表近新台幣7.27兆元外資留在台灣資本市場。 前五月外資累計淨匯入207.75億美元(約新台幣6,377億元),扭轉去年全年淨匯出135.64億美元,更是歷史同期最大淨匯入量,即外資以行動對台股投下信任票。 今年迄今才五個月,外資單月淨匯入量就已經創下三個歷史紀錄,元月外資淨匯入75.56億美元,創史上單月第三高,在4月外資小幅淨匯入4.63億美元後,5月外資回頭,大量淨匯入73.62億美元,創史上單月第四大,前五月累計淨匯入破200億元,也創史上同期新高。 外資史上單月淨匯入紀錄,最高是去年11月的92.2億美元,接下來則是2005年12月的85.22億美元,第三高及第四高目前落在今年上半年,代表外資經歷去年淨匯出後,已逐漸恢復信心,今年火力全開。 法人分析,5月台股漲999.78點、漲幅6.42%,加上外資5月買超上市台股1,761.81億元,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