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挹注8,200萬噸蓄水量 政院核定水災智慧防災計畫

近日梅雨鋒面降雨挹注水庫預估達8,200萬噸水量。圖/水利署提供
近日梅雨鋒面降雨挹注水庫預估達8,200萬噸水量。圖/水利署提供
全台淹水熱點73處。圖/水利署提供
全台淹水熱點73處。圖/水利署提供

時序進入防汛期,正是旱澇交替的時刻,行政院會30日邀請經濟部水利署長報告「近期水情展望及防汛準備」,近日梅雨鋒面降雨挹注水庫預估達8,200萬噸水量;面對氣候變遷影響,極端降雨事件頻繁,政府將利用人工智慧AI科技等掌握氣象情資,並研商73處防汛熱點因應措施,降低豪雨危害。

此外,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轉述卓揆裁示時指出,行政院於5月28日已經核定新的一期「水災智慧防災計畫」,5年投入30.9億元經費,來強化科技防災的能量。相關的風險管理及整備的工作也須確實執行,請地方政府加強清溝、預排水措施,如發生致災性強降雨,請依災害情資即時進行必要管制,讓民眾避開險境,減少災害的損失。

水利署會中說明,5月27日起的鋒面降雨挹助各主要水庫集水區,加上機動配合平地降雨,有效節省水庫灌區供灌水量,石門、桃園、大安溪、大甲溪及嘉南灌區節省灌溉,已節省586萬噸蓄存水庫;另水庫蓄水率已陸續開始回升至3成至8成,預估入流量增加8,200萬噸蓄水量,以曾文水庫入流2,400萬噸最多,對於整體水情的改善,確實有相當助益。

水利署說,去年10月起即展開防旱作業,會持續與農業部密切合作加強灌溉管理,配合氣象署降雨預報等情資節水灌溉,配合多元水源供灌措施,與地方政府、相關部會、各供水及用水單位全民節水,將水蓄存水庫,以因應後續用水需求。

水利署進一步說明,梅雨季後緊接著颱風季,都需要注意風雨帶來的危害,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各項防汛整備工作均已提前完成,針對水利建造物、抽水站、水門、抽水機及防汛機具、備料進行檢查、複查、抽查,擴大重點區域清淤工作,逐一盤點各分署防汛整備情形,並與各地方政府水利首長召開防汛整備座談會,研商73處防汛熱點因應措施,提醒地方進行滯洪池放空,強化中央與地方之間互通情資緊密合作。

廣告

另外,水利署說,台電公司及台水公司也將落實「事前防範、事後補救」,預布搶修險人力機具並機動調配,確保水電網韌性安全。

水利署表示,氣候變遷影響水環境的挑戰甚大,去年冬天至今年春天降雨未達歷年3成,政府已提前抗旱,有限水資源得以蓄存水庫,而未來降雨有助於水情舒緩,一期稻作可完成供灌,而中央氣象署預報5月31日至6月2日將有另一波梅雨鋒面影響,西半部易有強降雨,呼籲民眾要提高警覺,注意水溝蓋及排水孔清理,上下班出門前留意預報,避開淹水區域。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比亞迪首款皮卡為何不賣大陸人?內行曝曝2大原因:殺進這國
營建股可以彎腰撿?達人3要件篩好股:再賺好幾年
半導體產業衝AI 獨它今年慘崩36% 謝金河嘆「大船殞落」:還能自在到處放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