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宇專欄-政府應警覺國內報復性消費的退潮

主計總處5月底公布最新版的台灣經濟預測數據,出乎意料之外,出口持續呈現兩位數衰退,景氣燈號已連續6個月亮出象徵低迷的藍燈,且第一季GDP年增率陷入-2.87%大幅衰退的同時,主計總處僅微幅下修2023全年的經濟成長率0.08個百分點至2.04%,維持全年經濟成長仍能「保2」的預期。

從結構來看,主計總處雖反映外需疲弱而下修國外淨需求,但同步上修下半年民間消費對經濟成長的貢獻。該處主觀認為,普發現金挹注內需的效果優於預期,以及全球景氣有望回溫且基期走低,台灣今年下半年兩季的經濟成長率,可望分別攀升至3.18%、5.77%,呈強勁復甦格局。

但下半年是否如主計處估計的如此樂觀?變數仍大。雖然美國內需景氣看起來仍有韌性,AI帶來的美國科技股浪潮也讓投資人非常樂觀。但畢竟在經歷過九次19碼的暴力升息,美國景氣將慢慢下行是市場的最大共識。

全球經濟的另外一顆引擎中國大陸,經濟狀況則更讓人悲觀。原本預期疫後有機會引領全球復甦的大陸經濟,不但復甦動能不足,甚至有陷入二次衰退的風險,這兩大引擎增長動能不足,嚴重影響到台灣經濟的復甦動力。唯一可倚賴的只剩下台灣的內需疫後復甦動能,然而是否能如主計處估計得如此樂觀呢?

從訪查百貨、餐飲等內需產業的資訊來看,台灣下半年民間消費動能存在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台灣內需消費有幾個迥異於全球其他國家的慣性。其一,台灣家庭每年暑假前的消費,傾向反映去年的所得狀況。這和台灣通常在2月發年終獎金的慣性連動,也就是在拿到年終獎金的半年內(差不多暑假之前),多數人會用去年的年收入加上今年2月的年終獎金來做消費規畫。

廣告

暑假出遊旺季過後,消費者會開始衡量當年度的收入來調整消費行為,也就是上半年的經濟動能、股市的漲幅,會影響暑假之後的消費規畫。這樣的慣性政府不容易從統計數字中發掘,但若訪問相關內需業者,他們都清楚這樣的慣性,所以台灣具規模的餐飲業者,會在每年9月評估下一年度的展店規畫。

其二,今年是疫後解封出國旅遊的第一年,在三年無法出國的需求爆發下,民眾出國旅遊意願極高,這將對國內消費形成排擠效應,零售、百貨業者相當程度受國人出國旅遊消費而影響。

台灣經濟成長率從去年第四季起已連兩季陷入衰退,依目前的外需狀況觀察,第二季也僅能勉強維持正成長。若根據前述業者的觀察研判,下半年消費者有一定機率將開始縮減開支,且目前消費趨勢也從報復性國內消費,逐漸轉為國外旅遊,近期航空業及旅行社的火熱業績即是例證,加上2022年下半年報復性國內消費構成相對高基期,今年下半年反而必須留意內需消費動能出現觸頂且快速回落的風險。

觀察目前政府、各大研究機構及外資券商的經濟預測,國內機構如主計總處、中經院、台經院均認為,今年仍能「保2」,但外資券商多半認為今年「保1」可能都不容易,部分外資甚至下修至全年衰退。因應下半年景氣展望不如預期的可能性漸增,政府應當超前部署,提高政府支出以緩解潛在的景氣下行風險。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強茂攻電動車 新品明年放量
央行下指導棋 鍘養地建商
立院送冬至大禮 降稅 延至2024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