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重症續增,滬指週四收盤再跌0.44%,深市失守萬一,地產股領跌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防疫鬆綁後的經濟復甦進程、以及能否平穩度過開放初期的感染高峰,皆是投資人懸在心中的大石,地產股領跌下,滬指週四收盤追低約0.4%連二黑,但不脫近期區間交投格局。深市跌約0.1%,摜破萬一大關,創業板翻揚漲約0.5%。 市場人士表示,除了中國本土疫情發展外,市場也關注美國聯準會(Fed)明年的加息節奏。但在政策可望持續送暖,以及疫情管控放開有望對明年的春季行情提供支持,因此後市仍不容過度悲觀。

收市時,滬指跌13.70點或0.44%,收在3,073.70點,脫離3,064.46點的日低,上日收低8.17點或0.26%。本週前兩個交易日收高49.7點或1.63%。

深證成指小跌14.12點或0.13%,收在10,996.41點;創業板指數漲11.12點或0.48%,報2,349.38點。上述兩大指數週三收盤跌0.86%和0.90%。

銀河證券研究院策略分析師蔡芳媛表示,「投資人主要擔憂來自國際方面,國內的話更關注政策方面的結構性的機會。目前指數窄幅震盪,一方面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年底是基金的一個結算期,加上臨近春節前,大家通常會有落袋為安的需求。」

她提到,對於春節後的春季行情,市場的主要擔憂來自Fed。Fed曾表示,加息還有一段路要走,預計2023年不會降息。這會導致歐美有進入滯脹的風險,而這個風險是全球性的,也會影響美元的定價。「國內則利好偏多,3月“兩會”通常會有政策利好,國內經濟在逐漸復甦,防疫政策放開之後,最先受益的就是大消費、出行、旅遊等板塊;但預計消費的普漲狀態不會一直維持,會進入後期結構性的分化,要看大消費下的哪些細分品項被大家看好或者有利好政策。」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表示,中國仍需管理頗具挑戰性的疫情過渡期。目前在資產配置中仍對中國股票持中性觀點,“防疫政策優化下的受益者”股票清單應在未來6-12個月表現良好。

官方公布的中國新增新冠重症病例持續升高,多地正沖向“達峰”,發燒群體爆發增長。隨著求醫問藥需求的驟增,中國交通部發文要求保障醫療物資運輸車輛優先便捷通行,加強重點物流企業與醫療物資保供企業的供需對接。

地產股領跌,滬深300地產指數收低2.5%,萬科A股收挫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