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餐飲 帶頭拚消費

在經歷本土疫情衝擊、無法達成GDP成長目標的2022年後,考量內外情勢,大陸在2022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將擴大消費作為2023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而開放防疫後的報復性餐飲與旅遊潮,預計將是拉動消費增長的最強先鋒。

大陸於2022年底火速放鬆實施長達三年的嚴格防疫措施,國務院12月7日公布「關於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被視為大陸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調整,人員流動性進一步得到釋放。

通知公布後,北京、廣州、深圳、重慶、成都、天津等城市,相繼提出改善落實防控措施,同時開放景區、餐飲內用、酒吧、KTV等,重啟城市「煙火人間」模式,加上聖誕、元旦、春節假期陸續來臨,消費需求上升,市場回暖跡象明顯,消費行業的黑暗時刻已經結束。

聯博集團中國股票投資組合經理John Lin表示,近期大陸疫情爆發雖導致人流下降,但可以預見之後報復性消費的來臨。倘若其他國家移除對大陸旅客的限制、境內染疫率下降,也沒有新的變種病毒現蹤,預估大陸在2023年第一季末至第二季初就會看到一波與旅遊、餐飲相關的消費出現,進而帶動一般性消費。

高盛團隊也表示,推動大陸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將轉向消費,旅遊和娛樂等最受疫情限制的消費領域,擁有最大的回升空間。

從餐飲業看,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1年市場規模為人民幣(下同)4.69兆元,預估2022年受疫情影響將維持該規模,但到了2023年,隨著放鬆防疫管制,預計將成長到5.19兆元。

廣告

旅遊市場方面,2023年剛開始的元旦假期,已看得出復甦趨勢。資料顯示,儘管疫情正處大爆發時期,但大陸國內旅遊出遊仍達到5,271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元旦假期的42.8%。國內旅遊收入265.17億元,恢復至2019年元旦假期的35.1%。

至於春節假期,大陸旅遊平台攜程「2023年春節旅遊市場預測報告」指出,截至1月5日,春節期間旅遊產品的預訂量較2022年上漲45%,人均旅遊花費較2022年提升53%。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中國文旅部數據中心主任戴斌1月8日表示,預計2023年大陸國內旅遊人次和旅遊收入將恢復至疫前的70%~75%,加上大陸政府放鬆出境遊,入出境旅遊人次有望恢復到疫前的3~4成,與餐飲業成為帶動消費的一大動力。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明年電視面板出貨估減3%
遠端商機+蘋果訂單 創惟11月自結獲利 年增226%
大啖低軌衛星通訊元件訂單 昇達科11月每股賺0.3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