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習會後 台灣牌效應遞減

美國總統拜登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舉行首度面對面對話,美中對台灣問題的紅線更為清晰,儘管歧見仍在,戰火煙硝略見緩和,雙方姿態與談話調性已有微妙轉變,特別是拜登從會前到會後一再著墨「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並強調他「言而有信」,這是堅持「親美抗中」路線的民進黨必須正視的警訊。

拜登在會前就強調美國的「台灣準則始終未變」,在「拜習會」及會後記者會中,他更是不斷重複「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根據白宮的談話紀要,拜登在過去幾次拜習視訊會中「重申美國對台灣政策沒有改變」,或表示「關於台灣,拜登總統強調美國政府政策沒有改變」,都沒有凸顯「一個中國」。

關於美國一貫反對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的立場,矛頭通常指向中共,拜登這次則補上「任何一方」,擴大到台灣,在兩岸間保持平衡的立場。在最重要、最高層次的國際政治舞台,拜登的細膩動作自然有其重大意涵。

美國對拜習會的目標之一在雙方釐清、了解對方的紅線,習近平就畫出一條堅定、強硬的紅線: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我們希望看到並始終致力於保持台海的和平穩定,但台獨同台海和平穩定水火不容」。相較過去習近平警告拜登的說法,如「台灣問題如處理不好,將會對兩國關係造成顛覆性影響」,此次見面三分情,習刻意迴避了敵對性的用語。

缺乏戰略互信是美中關係另一個癥結,中方常批評美國是說一套,做一套,習近平這次仍不忘提醒拜登,「總統先生多次講過不支持台獨,…。希望美方將總統先生的承諾落到實處。」拜登表示,他「言而有信,言出必行」,某種程度也正面回應了習近平的關切。

拜登仍然表達「美國反對中國對台灣採取脅迫性和日益侵略性的舉動」,但也表明美國與中國雖強力競爭,但並不尋求衝突或新冷戰,為逼近「臨界點」的美中關係降溫。西方媒體對拜習會評價頗為正面,原因之一就是雙方談話坦承、直率、深入,即使尚無和解之意,但務實迴避了台灣問題形成的障礙。

美中對台立場與政策不會因為一次元首對話而改變,雙方短期也難做出重大讓步,但拜習會為兩國關係打底,負責管理戰略競爭,避免因台灣問題發生衝突,在這個共同基礎上,再尋求對氣候變遷等跨國威脅的合作。

在美中戰略競爭、重建世界秩序及共同對抗人類挑戰的大架構下,美國對台態度將更趨審慎,台獨空間必然遭到壓縮,「台灣牌」效應相對遞減,這是台灣必須嚴肅面對的後拜習會「新現狀」。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