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獲利了結 港股收黑
(中央社香港2018年8月10日綜合外電報導)由於投資人在留意美中貿易紛爭如何發展的情況下,獲利了結,香港股市今天未能延續前4個交易日的漲勢,收盤下挫。中國股市則收高。
恆生指數下滑240.68點或0.84%,收28366.62點。
上海綜合指數幾乎持平,微漲0.93點,收2795.31點。深圳綜合指數則上揚10.32點或0.69%,收1515.96點。(譯者:張正芊/核稿:張佑之)
上班花多久時間上廁所才合理?日前一名網友抱怨自己因「上廁所太久」遭到公司扣薪4400元,向公司反映後,對方竟調監視器算出他花費長達49.5小時上廁所,讓他質疑「不能去太久為何不講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 台股昨(13)日再創歷史新高!盤中指數最高來到17041點,但隨後高檔震盪,在尾盤下殺,指數最低來到16802點,震盪239點,台股終盤下跌34.79點
按照現行法規,因工作外出期間,若發生車禍等意外事故造成傷害,都可算是「職業災害」,可向勞保局申請職災給付,但如果是下班後返家時繞去買小吃,卻在途中遇上車禍,也能申請補償金嗎?
【時報-台北電】世芯-KY受到飛騰事件衝擊,股價連3根跌停,13日跌停價來到658元,從年初的千金股跌了近35%,世芯-KY的大跌有如一面照妖鏡,逼的投資人重新檢視高本益比(PE),以及低殖利率的「高」、「貴」股,近日飆股耀登、AES-KY跟進摜殺跌停,盤面殺盤聚焦在半導體股、生技股共13家跌停。 在世芯-KY、耀登、AES-KY、申豐、同致、保瑞、南帝等百元以上高價股紛紛跌停的不良示範,引起市場對高PE股居高思危心態。過去多日,台股常有一天上市櫃八、九十檔收漲停的榮景,但13日漲停家數包括TDR,合計38家,明顯下降,而跌停增至13家,跌逾5%、半根跌停更有高達151家。 宏遠投顧副總陳國清指出,近期大盤指數上檔空間有限,建議投資人應該要檢視手上股票,做汰弱留強及降低持股來持盈保泰;目前持股需以基本面獲利為依歸、搭配個股未來景氣及趨勢仍佳、PE低且價值低估,做汰弱留強及趨吉避凶。 他進一步分析,近來台股大盤及個股大漲創高,但是若以股價大漲的IC設計股、半導體股、生技股、投機股近來大漲的速度,其中不乏很多「妖魔鬼怪」股亂漲,這可能是個股股價末升段即將結束的前兆;而許多個股股價漲太多後,會出現震盪加劇並從高點往下修正,若再有利空出現,股價容易引發大跌修正。 世芯-KY連3根跌停後,耀登、邑錡、風青、泰福-KY、亨泰光、AES-KY、佑華、地心引力、銘異、順藥、聯德、云辰等多檔個股,13日同步重挫9%至跌停,這些個股PE都在30倍至上百倍,且不是股利掛0就是殖利率連1~2%都不到,重新受到投資人檢視。 投資專家表示,美國擬封殺飛騰等多家中國公司,將影響台灣相關IC設計股,也連帶影響許多生技股及投機股股價大跌,但事實上,這些個股股價已出現泡沫化,飛騰事件負面訊息應該只是「導火線」而已。(新聞來源:工商時報─呂淑美/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之下,讓不少人待在家的時間變長,而居家清潔也變得更重要。新加坡就有一間公司看準商機,推出「猛男清潔服務」(Hunky Guy Cleaning Service),
[新頭殼newtalk] 台股重返萬七後進入震盪,繼昨日開高走低後,今日再度上演相同戲碼,今 (14) 日早盤一度開紅,但隨即獲利與出逃賣壓出籠,加權指數最低跌至16560點。 台股昨日盤中一度重返萬七,摸到17041點,但就在重返萬七後,隨即開高走低,尾盤更是一路摜殺,終場小跌34點。 今日開盤後,台股在電子權值股帶頭下再度全面拉高,不過,半小時後就由紅翻綠,中盤更一路摜殺,加權指數繼昨日跌破5日線後,今日一度摸到10日線,最多跌逾260點。晶圓雙雄台積電與聯電帶頭翻綠,近期最熱的貨櫃航運、航空、紡織、原物料亦全數開高走低,僅剩鋼鐵類股勉強撐盤。但再跌至16560點後,指數又再度拉回,接近12點時已回到16715點。 此外,台股昨日成交量達到4630億,大破歷史紀錄,今日至11時30分,成交量便已突破3500億,有望再向紀錄叩關。更多新頭殼報導華視進駐52台 李永得:不補助商業機制電視台供5停2節水率達標 王美花:後天水情會議討論是否繼續限水
【時報-台北電】晶片製造領域台積電地位難以撼動,里昂證券科技研究部門主管侯明孝近日表示,儘管大陸積極發展晶片製造領域,但當地領軍企業中芯國際的技術跟台積電有約六年的差距,且落差可能愈來愈大。 CNBC報導,侯明孝受訪時表示,在晶片製造領域連美國都無法不仰賴台灣,蘋果、輝達、高通、超微等企業有逾九成的晶片,都需要向台企尤其是台積電委託晶片代工。就算這些美企想要把晶片來源分散,也必須面對一段很長且非常艱難的過程。 近期美國銀行的報告指出,亞洲是晶片製造最大來源地,囊括全球逾七成的晶片生產,且多數集中在台灣和韓國。 目前亞洲其他地區企業仍難追逐台韓的領先,侯明孝提到,情況對大陸與中芯國際並不利,目前中芯與台積電之間的技術差距約有六年,且在美國持續制裁的情況下,中芯國際無法獲得補強高階晶片所需要的技術與設備,與台積電的距離將會愈來愈大,可能長達七年至九年的差距。 中芯國際港股13日漲1.2%報25.5港元,在此前連三跌的狀態中回穩。中芯A股全天多處於上漲區間,但尾盤乏力,轉跌0.34%報人民幣55.86元,為4月來收盤價最低點。(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楊日興/綜合報導)
【時報-台北電】儘管車用晶片大缺貨,衝擊車廠出貨,但是保護元件廠興勤(2428)傳出訂單能見度延長,興勤也證實業界傳言,訂單能見度已經延長至8月,由於4月缺工問題可望稍稍緩解,興勤第二季營收可望連四季登頂;MLCC、晶片電阻、鋁電的訂單能見度也延伸至7月。 興勤上一季法說會上表示,訂單能見度已經到年中,幾乎是景氣能見度最透明的被動元件廠,在第一季營收繳出新高成績單之後,業界再傳興勤的訂單能見度延長,不只車用訂單暢旺,非車用產品訂單也跟著拉長,興勤指出,目前訂單能見度已經可以看到8月。 興勤3月因大陸廠缺工,導致雖然工作天數回升,3月營收卻未超過1月的歷史新高紀錄,但仍創下歷史次高紀錄,月營收為史上第二度站穩6億元,月增27.3%、年增42.5%,興勤表示,雖然車用晶片短缺,但是已接未交的訂單量仍龐大,加上4月開始缺工問題有機會稍稍緩解,預期第二季營運可望超越第一季。 此外,鋁質電容廠訂單能見度也延長至下半年,凱美(2375)3月以鋁質電容的年增率逾倍最大,公司表示,目前鋁質電容的接單能見度已經延長至7月,4~7月營運可望逐月成長。 晶片電阻廠旺詮未交貨的訂單仍達16周以上,相當於訂單能見度已經超過6月,直達今年下半年,業界表示,全球第二大晶片電阻廠未依照原來的承諾,如期將產量於4月重新拉升,成為晶片電阻產能供應的敗筆,電阻廠大毅、光頡3月營收均繳出亮麗數字。 至於MLCC方面,儘管車用晶片大缺貨,衝擊車廠營運,但是通路商表示,MLCC的能見度已經延長至7月,今年因各類終端裝置需求暢旺,下游廠商的庫存水位不高,各大EMS廠的拉貨力道並未減弱,今年恐無五窮六絕效應,訂單能見度延長至7月。(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李淑惠/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據外媒報導,美國抵制新疆血汗勞動,繼新疆棉後,擬再針對當地太陽能業祭出重拳,立法禁止自新疆進口太陽能多晶矽。此舉恐衝擊全球太陽能供應,太陽能原料、矽晶圓及電池最新現貨價應聲飆漲4至近7%。 法人指出,中美貿易對峙下,台灣太陽能廠可望坐收漁翁之利,股價13日「艷陽高照」,達能(3686)領軍強拉漲停,安集(6477)、茂迪(6244)盤中均觸及漲停價位。 抵制新疆血棉花風波越演越烈,「抵制之火」甚至延燒至當地太陽能產業。法人指出,台廠過去常其遭遇陸廠削價競爭,如今隨大陸補貼降低,若再加上美國制裁,對台廠無疑是一大利多。台股相關供應鏈13日股價反應,除達能早盤隨漲停鎖死外,安集、國碩、嘉晶、碩禾、太極等,亦力保收紅;而茂迪雖盤中一度亮燈漲停,卻受大盤急殺拖累跌落平盤之下,惟三大法人則伺機低檔布局,終結連三賣,大買2,207張。 美國太陽能光電(PV)2020年系統裝機量較2019年大增43%,打破2016年15.1GW(百萬瓩)之舊紀錄,創歷史新高。新疆為全球多晶矽生產重鎮,產量高達全球約五成,加上目前全球多晶矽生產多集中於大陸,使太陽能產業與新疆切割「難上加難」。市場分析,美國此波制裁行為,將使太陽能基礎設施建置成本激增、太陽能布建延宕。 達能3月營收0.12億元,月增17.9%、年增38.7%,連三個月呈現年月雙增。法人指出,達能2011年與韓廠OCI簽訂長約,目前合約至2023年,料源相對穩定,且主要代理高品質多晶矽。因此,若後續出現供給短缺,達能將有望搶食商機。 國泰證期經理蔡明翰指出,目前美國是否真將祭出制裁,仍為未知數。不過,台灣太陽能產業同業競爭對手多來自大陸,若後續確定禁止自新疆進口太陽能多晶矽,台廠確實可望受惠大陸轉單效應。 此外,台股大盤13日攻「萬七」再失利,蔡明翰認為,大型權值股何時回歸主流位置將成台股轉強關鍵,市場期待台積電法說會利多公布下,帶動外資買盤回籠。不過,目前資金仍持續偏好低基期、低位階、高殖利率題材保護之個股,太陽能股屬低位階落後補漲族群,只要維持震盪緩步墊高走勢,資金仍暫無撤出疑慮。(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鄭郁平/台北報導)
時報-今日焦點新聞 國內頭條: 1.內資多殺多,台股再寫7紀錄。(工商時報) 2.配合特斯拉,和碩美國廠落腳德州。(工商時報) 3.559億元,Q1證交稅收史上最補。(工商時報) 4.劉德音:美國廠投資會成功。(工商時報) 5.109萬張、7.8萬口,群創現期貨爆天量。(工商時報) 6.兩岸貿易順差,對大陸出口創新高。(中國時報) 7.台股賣壓出籠,爆歷史天量。(經濟日報) 8.世芯崩跌,17檔基金重傷。(經濟日報) 9.封裝用切割機等交期長達1年,日廠訂單滿手為何堅不擴產。(電子時報) 10.Mini LED iPad良率改善,4月出貨動能放大。(電子時報) 大陸頭條: 1.兩市指數走勢分化、創指漲0.84%,農林牧漁掀漲停潮。(新浪財經網) 2.Q1進出口8.47兆人民幣,同比增長29.2%。(新浪財經網) 3.Q1前四大貿易夥伴,東盟、歐盟、美國及日本。(新浪財經網) 4.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仍然穩固。(經濟參考報) 5.3月CTSI貨運指數持續較快增長。(經濟參考報) 國際頭條: 1.香港特首:立法會選舉將於12月19日舉行,明年3月27日行政長官選舉。﹙路透社﹚ 2.摩根大通將新興市場貨幣下調至低配,較年初看法180度轉向。﹙路透社﹚ 3.比特幣觸及紀錄新高62,575美元。﹙路透社﹚ 4.中國向美國釋放信號:我們現在平起平坐。(華爾街日報) 5.美國氣候問題特使克里將於周三抵達上海與解振華會面。(華爾街日報) 6.原材料價格一路飆升,企業利潤有望水漲船高。(華爾街日報)(編輯整理:廖小蕎)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台股今(14)日早盤一度開,但隨即高檔獲利賣壓全出,指數失守16800點、16700點兩道關卡,今天成交量恐再爆新巨量。受到美股上漲激勵,台股近期持續突破歷史新高!聯邦投信指出,雖電子股庫存修正疑慮已大致排除,但因半導體持續供不應求,下游開始產生備料不齊的「長短料」問題,導致近期盤勢震盪不斷;不過整體而言,電子產業前景仍佳,加上經濟逐漸好轉帶動需求提升,預期短線類股將加速輪動,電子股仍有望在第二季維持人氣,同時亦看好塑化、航運等傳產族群。 聯邦環太平洋平衡基金經理人周鉦凱指出,近期台股一度飛越萬七關卡,但因缺乏新的利多消息支撐而多半僅曇花一現,加上美國商務部於4/8再度祭出實體清單,將7間中國企業列入經濟黑名單,影響市場氣氛,大盤多呈現開高走低格局。此外,由於上游晶圓代工產能吃緊,導致下游面臨備料不齊之「長短料」問題,預期短期吃緊情況恐難以緩解,並間接加劇大盤的震盪。 產業方面,周鉦凱指出,記憶體大廠法說表示DRAM市場正處於「嚴重短缺」狀態,今年全年供應皆處於趨緊狀態,而利基型的DDR3 DRAM,則自去年第四季以來報價已上漲一倍,未來展望正向;伺服器產業因英特爾推出新平台Whitley,資料中心需求Q2動能漸增溫。此外,因經濟復甦將激勵終端需求,手機、消費性需求、PC等產業亦是今年觀察重點。 展望後市,周鉦凱表示,因各國持續刺激經濟,顯示大盤目前未受其他高風險因素威脅,而台股受惠於資金行情與景氣復甦所帶來之優勢,有望維持強勢整理格局。整體而言,預計類股將呈輪動表現,未來持續看好記憶體、伺服器、手機、傳產等類股。
【時報-盤中焦點股】1.中鋼(2002):5月盤價,熱軋恐漲逾5%,激勵早盤股價續漲逾7%。 2.台積電(2330):法說明登場,今早開高608元,盤中多空平盤激戰。 3.海光(2038):列警示股,公布3月EPS 0.22元,多頭熱情不退,放量頻頻觸及漲停。 4.新光鋼(2031):鋼市熱,本月以來外資僅1日賣超、其餘皆買超,今早噴量觸漲停49.1元。 5.東和鋼鐵(2006):3月營收年增33.84%,投信持續買超,盤初一度大漲逾8%。 6.怡利電(2497):昨外資擴大買超百餘張,今早挾量衝漲逾5%,一舉奪回5日線、月線、季線。 7.世芯-KY(3661):力甩飛騰案無效,外資冷眼看,早盤再摔第四根跌停,600元泣別,近5個月來低點。 8.偉詮電(2436):新品搶進蘋果快充供應鏈,多方爆棚,股價強漲逾4%,一度續寫波段新高價。 9.四維航(5608):不畏BDI指數回落,中低價散裝航迎最旺淡季,晨盤觸及23.8元漲停價,但高檔賣壓隨即現蹤。 10.長榮(2603):不甩埃及扣押長賜號索賠9億美元,利多湧現,早盤續漲近5%,破60元關再創短波高點。 11.王品(2727):股東會紀念品加碼,加上連鎖餐飲Q2業績喊衝,推升股價上攻漲約6%。 12.撼訊(6150):比特幣再創天價,多頭瞄準板卡廠,開盤亮燈漲停。 13.台灣百和(9938):首季EPS 1.94元創高,早盤觸及90元。 14.百和興業-KY(8404):3月、Q1營收齊高,早盤彈漲逾3%。 15.帆宣(6196):完成美國廠遷址作業搶食台積電美國新廠訂單,盤初一度走高2%。 16.迅得(6438):Q2營運續向上,全年獲利勝去年,今早攻至130元門前創新高價,但反壓沉重。 17.榮科(4989):營運旺到年底推升獲利看俏,低檔買盤積極,今早一度走高3%,但反壓不輕一度翻黑。 18.信紘科(6667):在手訂單創新高,法人看好Q2營收續創新猷,今早爆量再創高。 19.國產(2504):訂單滿營收呈現月月高,股價漲幅一度高達5%,改寫近5個月高點。 20.台玻(1802):外資轉賣為買,多方獲奧援今早再攻一波,穩在5日線上,走高1%。 21.瑞祺電通(6416):今年展望審慎樂觀,目標營收雙位數成長,昨獲三大法人聯手買超相挺,早盤一度彈漲5%,再衝天價195.5元。 22.環天科(3499):3月營收表現亮眼,股價連飆2根漲停後打開,改寫逾1年高價。 23.業旺(1475):3月營收躍進,連兩日亮燈漲停,登3年高峰。 24.今國光(6209):3月營收靚,獲外資連7買,晨盤一度放量急漲7%,改寫逾3年高價。 25.富晶通(3623):買盤點火,早盤放量彈漲7%,站上逾1年高峰。
(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14日電)央行理事新書評論央行20年來低利率政策使房價高漲,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認為,低利率只是因素之一,實質需求上升與華人文化觀念等都是影響房市的因素。
蘋果迷期待的春季發表會,確定4月21日凌晨1時舉辦,蘋果發出的邀請函色彩繽紛,充滿春天的感覺,市場盛傳AirTags(藍芽追蹤器)將與果粉見面。由於疫情關係,蘋果春季發表會將以線上直播方式發表,邀請函透露玄機,「Spring Loaded.」預告將有豐富內容,另外蘋果Logo色彩繽紛,似乎暗示iPad Pro可能有新色款式。蘋果還推出AR擴增實境特效,點選發表會圖示,這些彩色線
【時報-台北電】歐美熱軋行情持續堅挺,且在大陸寶鋼與越南河靜鋼5月、6月盤價相繼出爐後,因中鋼盤價明顯落後國際行情,中鋼本周四開出的5月內銷盤價漲勢確立,市場預期中鋼將全面調漲六大項產品價格,其中主力鋼材熱軋每公噸可能大漲1,200元以上、漲幅逾5%。 受國際鋼價續漲與業績頻創新高激勵,中鋼13日股價持續走高,一舉跨越30元大關以30.20元做收,創9年來新高點,成交量放大至20萬8,319張。 對於大陸寶鋼熱軋每公噸大漲400元人民幣,且河靜鋼熱軋每公噸大漲145美元,是否帶動中鋼5月份內銷盤價?中鋼業務副總劉敏雄13日表示,中鋼會持續關注國際行情,並做滾動式調整,另近期國際煤鐵原料行情和各鋼廠投入的環保工程成本,都有效支撐鋼價穩定向上,尤其中鋼目前盤價位階與國際市場行情比較,確實存在極大落差,有需要適度調整以貼近市場行情。 另對大陸寶鋼5月鍍面鋼材價格維持平盤走勢,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補充,據悉鍍面訂單因缺少晶片,以致影響汽車生產,加上寶鋼第一季鍍面鋼材漲幅頗大,因此這次盤價暫開平盤,以紓解市場壓力。 對於中鋼5月盤價漲勢難擋,下游製管、裁剪業等廠商表示,以目前國際市場漲勢凌厲的情況,很難要求中鋼不漲,也就是「該漲就要漲」,但也必須考量下游廠商的續航力,更應放遠眼光,拿出誠意緩和調漲,希望中鋼新盤價能讓市場動能拉長走久。(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林憲祥/高雄報導)
【時報-台北電】台股衍生性金融商品成投資人最佳避風港,人氣指標股群創13日期現貨多空激戰,現股成交量爆出109萬張的天量,個股期貨也達7.8萬口,同創史上新高數字,進一步助攻個股期貨交易量達42.9萬口,為台灣期貨市場交易量再創新猶。 群創自3月中旬股價急漲,短線漲幅已逾57%,在16日群創融券最後回補日之前,群創多空拉鋸激烈,13日股價終場急跌9.63%,收在24.4元,成交量爆出109萬5,978張的天量,刷新2002年8月27日創下的108萬8,212口數字。 群創個股期貨成交量也不遑多讓,13日爆出7萬8,026口,較12日的5萬3,142口激增,一口股期等於兩張現股,群創個股期貨的成交量相當於14%的現股,期現貨同步爆出罕見大量。 在群創個股期貨的推波下,13日整體個股期貨交易量達42萬9,984口,也創下史上最大量。根據統計,今年迄今為止股票期貨日均量達23萬1,121口,較2020年日均量10萬5,458口,成長達119.16%。 統一期貨專業協理廖恩平分析,面板族群是台股近期盤面上的熱門股,主要是面板供不應求、報價上漲,且股價較低、流動佳,以致於當沖客及散戶競逐,市場交投熱絡,外資券商甚至喊出3字頭的目標價格,在利多消息助陣下,群創股價狂噴,因而有人趁盤勢樂觀獲利了結。 由於美股費半下跌1.1%,台股早盤卻未見修正,指數過高後留上影線黑K棒,短線台股續作區間震盪整理。(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李娟萍/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美超級財報周登場在即,大型銀行股率先鳴槍起跑,網飛、英特爾等科技巨擘將陸續在4月底接力。法人分析,從基期因素來看,美企首季、第二季獲利年增可望大幅跳升,重點關注景氣復甦,可望帶動報復消費力道顯現,有利台科技鏈重啟攻勢,預料將是推升台股站穩「萬七」的重要助力。 隨著上市櫃首季營收完成公告,美超級財報周表現成為市場最新關注焦點,首波由富國銀行、高盛、摩根大通三家銀行股14日揭開序幕,15日則有花旗、美國銀行陸續公布獲利。 法人指出,美銀行股與台金融類股雖未有直接影響,但Fed利率動向牽動全球資金,預料下半年有可能逐漸調整寬鬆貨幣政策,有助壽險、銀行債券新錢收益率持續改善。 另在美科技大咖部分,FAANG尖牙股由網飛在20日打頭陣,後疫情時代下,眼球經濟成長動能備受關注,與明泰、中磊等台系網通廠需求相關;英特爾22日登場,預料伺服器新CPU推出與擴大產能、進軍晶圓代工等經營目標仍是市場法人的「必考題」,成為台積電15日法說之後的新一波半導體產業指標。 晶片巨人高通預計28日公布財報,晶片供應狀況牽動整體供應鏈,以及第二季展望對聯發科釋單動能有機會更強,推升5G智慧手機晶片出貨,同日還有蘋果揭露最新獲利數字,Apple Car和5G版iPhone 12出貨為兩大關注焦點。 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指出,美超級財報周表現可望優於市場預期,企業獲利循環維持向上趨勢不變,看好科技股、周期性類股獲利預估有上修空間。另外,美國目前超額儲蓄金額有1.8兆美元,新冠疫苗陸續施打,解封後的消費力道相當可觀,對消費型電子具支撐作用,有利旺季行情表現。 街口投信分析,美進入最新財報季,根據Refinitiv數據統計,預計第一季度獲利將有年增25%實力,以金融以及非必需消費品反彈較大,主因為去年同期疫情剛爆發時,基期較低所致,預期在美國經濟活動重啟下,消費休閒需求回升,在企業財報表現上,未來展望將扮演左右市場的重要風向球。(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陳昱光/台北報導)
日本福島核電廠廢水該如何處理,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日本政府數月前曾放出欲將廢水排放入海的想法,立即引發各界強烈抗議後才宣布暫緩。然而,日前日本政府再度宣布,已「基本決定」未來將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砷化鎵代工廠-宏捷科(8086)受惠於WiFi 6及智慧型手機PA需求強勁,訂單能見度已達下半年,美系外資看好宏捷科前景,給予宏捷科目標價194元,不過受到台股開高走低拖累,宏捷科盤中股價走弱。 宏捷科主要營收來自WiFi產品,隨著IoT及手機市場回溫,4G PA成長力道強勁,陸系客戶下單量已躍居第二大;由於大陸將停止2G、3G頻段服務,IoT物聯網已由NB-IoT漸次轉入4G CAT.1.,陸系客戶也已開始投片,致使宏捷科4G PA的市佔率持續提升,且智慧型手機需求增溫,帶動宏捷科3月合併營收攀升至3.7億元,月增10.78%,年成長36.02%,為104年12月以後單月新高,累計第1季合併營收為10.65億元,年成長30.97%。 隨著大陸5G智慧型手機轉換潮開始顯現,且美系客戶產能吃緊,要求宏捷科提高出片量,宏捷科預估,今年5G手機PA出貨可望逐步放量,全年佔比有機會達15%到20%。 目前宏捷科訂單能見度已到下半年,公司樂觀看待全年營運表現。 宏捷科二廠第一期設備裝機順利,製程持續驗證中,預計第2季底設備月產能可達15000片,公司亦加緊下一階段擴充產能計劃,預估今年底月產能可達2萬片。 美系外資最新報告指出,宏捷科有45%營收來自於立積電子,15%到18%來自於Skyworks的智慧型手機及35%大陸PA廠,這些客戶均要求增加產能,現在宏捷科的B/B值仍大於1,公司預估7月月產能將達15000片,年底將達18500片到2萬片,公司計畫未來每年以月增5000片擴產,以滿足客戶需求,公司亦預估今年5G PA將貢獻約10%到15%營收,我們認為,宏捷科可望受惠於5G及WiFi 6週期商機,以及大陸射頻廠自主化發展趨勢,給予「建議加碼」評等,目標價19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