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平:台泥不再偏重兩岸水泥,「四隻腳」創造獲利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21日在股東會上指出,台泥不再偏重兩岸水泥, 歐非市場及新能源成為第三、四隻腳。圖/袁延壽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21日在股東會上指出,台泥不再偏重兩岸水泥, 歐非市場及新能源成為第三、四隻腳。圖/袁延壽

雖然四月初台泥(1101)位於花蓮和平的水泥廠、礦區、和平電廠及和平港同時遭受重創;大陸廣東水泥廠遭逢大雨,不過,台泥企業團董事長張安平21日在股東會上指出,台泥自結四月是持續獲利的。台泥不再偏重兩岸水泥, 歐非市場及新能源成為第三、四隻腳。

張安平強調,當集團以往的水泥主力產業無法生產,而且在虧本的情形下,其他新投入的產業可以把營業額跟利潤撐起來。

土耳其、葡萄牙、非洲的水泥市場,及綠電、電池、儲能等新能源事業,已成張安平口中台泥企業團獲利來源。

對於今年水泥本業上,張安平指出,大陸水泥市場仍以保守看。但,土耳其因為有地震完的重建需求,法律要求太老建築必須拆掉都更,水泥需求量相對高。OYAK是土耳其水泥業最賺錢的。

張安平看今年包括土葡及非洲的水泥市場都是樂觀的,認為可以給予台泥合理的報酬。

在新能源事業,有關台泥在三元鋰電池的投入,張安平表示,電池跟半導體一樣,所有製程都要自己開發出來,包括使用AI改善製程,是非常辛苦的產業。現在全球許多電池公司都是台泥旗下電池品牌Molicel十倍二十倍百倍的規模,而Molicel的電池價格幾乎是大陸的2.5倍,因為客戶和Molicel電池特性可以讓我們選擇最好的user,五月份Molicel營收開始打平,六月份可賺錢但數字不是太大。

對於水泥儲能櫃EnergyArk的未來發展,張安平透露,目前有開始開發歐洲市場和中國大陸市場,已經收到來自法國、義大利、葡萄牙、荷蘭要求報價的需求。他認為,真正要發展需要在當地設廠,六月會到葡萄牙看一下位置,大陸也可能衍生出一個儲能櫃裝配工廠。

廣告

至於在歐洲併購的NHOA發展,台泥總經理程耀輝指出,2023年NHOA合併營收是歐元2.73億元,成長65%,相較2021年成長8.26倍,都比計畫中還更好。2024年第一季上線建置中的儲能超過2GWh ,Atlante 4711站點,獲得歐盟7,300萬元獎勵補貼,都是對經營團隊的認可。程耀輝強調,全球能源轉型對儲能充電站需求很殷切,集團將結合水泥儲能櫃,以及台泥儲能團隊在台灣累積的電力交易經驗,跟NHOA、Atlante 一起合作開發歐洲市場。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10台廠財報現形!謝金河點名這家「最慘養豬戶」 暴賠20億還沒止血
存金融股5大QA全解惑:揭存新光金、合庫金的背後盤算 還有股息「合法避稅」祕訣
不會吧!退休金也要繳稅?勞退自提6%省稅一場空?專家:這族群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