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陸港經濟翻轉訊號浮現

中國大陸與香港經濟同步出現打底回升的正面訊號,有利於全球景氣健康復甦。剛剛結束的五一勞動節假日,大陸各大城市遊客人滿為患,南京、杭州、上海、北京、成都、甚至敦煌的景點都擠滿密密麻麻的遊客,網路上一片「億萬遊客入城」的照片與影片,大陸官方統計,五一假期第一天,全國跨區域人員的流動就超過3億人次,與上個月相較大增54.7%,與去年五一假期相較增長16%,而五一當天全國鐵路運送2,069萬人次,創下單日旅客載運量的歷史新高。

值得我們關注的是,長期承受股價下跌壓力、房價從高點下挫超過2成、入境旅客人數也逐步萎縮的香港,今年五一長假也重現熱潮,香港政府統計,5月1日至4日入境旅客人數多達78.8萬人次,比去年五一節還多出23%,其中來自大陸內地的旅客人數就達67.5萬人,估計旅遊團超過600團,為香港的消費市場帶來一股強大的買氣,初估創造逾20億港幣的消費收益。

香港微妙的變化是陸港經濟觸底反彈的先行指標,恒生指數本月到7日為止上漲逾4%,過去一個月勁揚10.47%,從元月的低點起算更已經大漲3,518點或23.5%。香港特首李家超破除障礙完成國安法的立法,結束了紛擾多年的雜音,並且同步推動經濟復甦的各種政策,香港的國際會議次數從3月回升,國際商務與遊客訪港人數也觸底回升,香港股市在眾人唱衰聲浪中悄悄上漲,無疑是極為重要的訊息。

香港股市的回升,跟李家超政府在2月底全面撤除打房措施有關。2008年金融海嘯退散之後,大陸經濟一枝獨秀,加上香港與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下,港幣利率降至歷史低點,大量大陸熱錢流入香港炒房,港府為了抑制炒房熱潮,陸續推出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雙倍印花稅(DSD)和新住宅從價印花稅(NRSD)等,向外國買家額外課徵房價15%的附加稅。

廣告

但是隨著近年大陸地產商骨牌式破產,香港地產前景大不如前,整體房價在COVID-19期間雖然再度因為零利率而創下新高紀錄,但是從2021年至今已經連續第四年呈現房價下跌、成交量萎縮的空頭市場訊號。更重要的是,香港政府高度仰賴出售土地的收入來挹注政府財政,但是去年原本設定標售土地850億港幣收入的預算,到了年底竟然出售不到200億港幣,賣地收入大跌,迫使香港政府再度出現預算赤字,財政儲備水位下降,甚至還要在市場發債籌資。

香港房市急速冷卻,去年10月李家超與財長陳茂波嘗試小規模撤銷打房措施,但是效果有限,在香港商界與金融界的聯手呼籲下,港府在今年2月底發布新財年政府預算書時,正式宣布「全面撤辣」,廢除十餘年來陸續施行的所有打房措施。全面撤辣激勵了實質換屋買盤,也吸引不少來自大陸大陸的跨區買盤,香港指標性的房價指數「中原城市領先指標」從3月起止跌反彈,至今已經兩個月都維持在146點上下,雖然距2021年的高點191點仍然大跌23%,不過連續兩個月價格持穩、成交量回升,的確是個正面的訊號。

大陸內需消費回溫的訊號也激勵人心,北京政府鼓勵國內旅遊消費,扭正過往每逢長假就飛出國外旅遊的習慣,今年農曆春節,官方統計國內旅遊人次高達4.74億人,旅遊消費金額6,326.87億人民幣,雙雙超越疫情之前2019年的歷史高峰,五一長假再度湧現國內旅遊熱潮,14億人的境內旅遊消費,提供了大陸經濟復甦的重要動能。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倡導「新質生產力」,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為核心「新三樣」,帶領大陸經濟擺脫地產開發商破產、爛尾、給金融體系帶來風險隱患的困境,如今大陸出口溫和增長,境內的消費與旅遊又顯現出強大的復甦動能,有機會藉此達成經濟結構轉型的終極目標。

陸港經濟的企穩,房地產市場止跌,股市重新找到漲升的動能,產業結構逐步轉型,都是值得我們關注的轉折訊號,股市投資人喜愛使用節令來推敲,往年都會穿鑿附會提出所謂「5月變盤」論,其實經濟與股市是否變盤,還是由政府政策與企業獲利等基本面決定,不能仰賴投資人的感覺。不過5月之後的陸港經濟看來有止穩反彈的機會,這個趨勢對台灣當然有利,全球經濟多樣化,避免被美聯準會是否降息這個單一議題所綁架,我們歡迎更多元與平衡的全球經濟架構,而陸港經濟的復甦則為此提供了絕佳的條件。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工商社論》論海外就業劇減二十多萬人的迷思
邁斯科生醫 獲日商投資合作
台驊:明年H1海運賣方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