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美國收緊半導體鉸鏈,台灣何去何從?

不管台灣半導體晶圓代工還可以獨占鼇頭多少年,地緣政治緊張下,仍需進一步深耕或加強IC設計實力打磨矽盾。圖/本報資料照片
不管台灣半導體晶圓代工還可以獨占鼇頭多少年,地緣政治緊張下,仍需進一步深耕或加強IC設計實力打磨矽盾。圖/本報資料照片

好不容易,三星、 SK海力士與台積電等來了美國政府通知的豁免繼續,不過,魔鬼藏在細節裡,美國也明確告知台韓三家業者可以保持目前在中國的運營,但不能進行重大的技術升級。也就是說,延期豁免并不意味著美國完全棄守了禁令。當然,你可以說這是商業行為的Lobby奏效了,美國政府高抬貴手,不想讓這些企業完全失去中國市場,但更可能的是,華為的5G晶片突破確實讓美國驚覺舊的禁令根本沒用。

現在要說中美科技對峙已經鬆綁,肯定是言之過早。美國已經咬定中國就是一隻不叫但會咬人的狗,表面放鬆,其實是採取了更精準的徹底清查。果不其然,10月17日,美國官員擴大了用於訓練人工智慧(AI)模型之先進晶片的銷售限制。另外,它還堵住了另外一個漏洞,就是連中國企業的海外子公司也不允許採購被禁止購買的晶片。

緊接而至,10月18日,美國眾議院致信美國紅杉資本等創投產業,將啟動對中國AI、半導體和量子科技的投資信息調查,美國明顯已經改弦易轍,改採精準打擊的升級作法。而黃仁勳領導的輝達(NVIDIA)股價下跌更是進一步提醒大家,華為Mate 60的發布提醒了美國不要弄巧成拙,讓中國晶片業彎道超車,一旦中國掌握了自身技術,肯定會像電動車一樣,利用規模優勢壓低成本,然後在國際市場上形成優勢。

進一步觀察,新出爐的抓漏版AI晶片禁售令,再次阻斷了中國的高科技發展進程,日後就連在海外獲取這些晶片,都變得更加困難。美國為了防止先進半導體透過第三國運到中國,還要求自己國家的晶片製造商,要先拿到許可證才放行,整個處理方式越來越像軍火管制一樣。總而言之,當前的美國政策非常明顯,既然沒有辦法在晶片戰場取勝,那乾脆一口氣轉移到下一個賽場,那就是在台灣夯的不得了的AI領域。

廣告

這個世界,地緣政治緊張從沒鬆懈,半導體的鉸鏈更是越拉越緊,這從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今年台積電運動會的發言點到為止即可得知。事實上,全球的「家園經濟學」方興未艾,中東以巴衝突又突然爆發,雖然大部分台灣媒體仍然聚焦在美國英特爾和以色列高塔半導體身上,然後自我安慰說:以巴衝突影響不大。但真的是這樣嗎?如今的世界,其實沒有什麼事情,沒有什麼人可以鐵口直斷,因為現在沒有一件事情可以簡單的用線型解析,所有的變數都會互相交纏。用以往的邏輯推論會不會發生什麼影響,基本上就是自欺欺人。

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台灣矽盾肯定會隨著全球「小院高牆」的築起,越來越淪為只能被動因應、然後逐漸褪色,張忠謀提到的諸如未來的日本、印度或越南半導體發展,話中有話的意思其實是:過去的台灣優勢正在失去,未來的台灣半導體發展必須另起爐灶。至於以巴衝突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有喜有憂:往好的想,客戶以風險考量,不得不將訂單轉往他處,有機會讓台灣成為轉單的最大贏家;但往壞的想,地緣政治緊張加劇,大家對於把半導體搬回自己可以掌控區域的壓力也會劇增。

台灣應該思考的是,如果30年前的美國,是因為環境變化,半導體製造優勢不再,而決定釋出晶圓代工業務給台灣,但美國仍然聰明的保留了IC設計的優勢,才得以在今天,繼續透過像高通、博通和輝達等掌握了半導體的話語權,那麼,台灣是不是也應該好好思考如何與時俱進,加強台灣在半導體晶片設計的優勢。更重要的是,隨著AI的突飛猛進,大量資料及運算能力需求的提升,高效運算晶片將很快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既然半導體產業的晶圓代工競爭激烈不可能減緩,但AI世界需要的各類型晶片如邏輯IC、RF、類比、微機電的重要性又不言可喻,台灣半導體產業現在應該戮力以為的,就是雙管並進,一方面維持住晶圓代工優勢,一方面架構並強化IC設計的能力。

所以,國科會跨部會最近籌劃的晶創計畫(晶片驅動台灣產業創新計畫)值得鼓勵,不管台灣的半導體晶圓代工產業還可以獨占鼇頭多少年,進一步深耕或是加強IC設計公司實力絕對是打磨矽盾的最好方式。至於張忠謀在台積電運動會上高喊的:「我愛台積、再創奇蹟!」平心而論,喊奇蹟太憋屈,但逆風中,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台灣確實有機會一搏,台灣,加油!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竹科銅鑼園區環差案 通過
工商社論》數位貨幣監管大突破 美國將立法規範「穩定幣」
斷鏈+疫情 Q3全球貿易量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