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瑞士信貸醜聞已成當代金融業啟示錄

成立166年的國際著名金融機構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接連兩年醜聞不斷,不僅讓該集團去年業績淨虧損高達16.5億瑞士法郎,股價更是委靡不振。累計從去年3月初醜聞接踵爆至年底,瑞信股價跌幅32.99%,而今年截至7月20日,累計跌幅也已達38.84%。瑞信股價跌跌不休固然是反映去年以來一連串的醜聞事件,但醜聞背後的公司治理缺失及帶來的經營績效低落才是根本原因。國際信評機構遂於今年5月紛紛調降瑞信集團的信用評等,如惠譽(Fitch)將其從A-降至BBB+,標普(S&P)則從BBB+降至BBB。

到底瑞信做了甚麼或沒做甚麼,以致其不只醜聞與法律訴訟纏身,更讓營運出現虧損、高層人員離職,並承受股價趨勢下跌、信評遭到調降的厄運?

首先,瑞信從事不當銷售。以去年3月初爆發的企業短期供應鏈融資公司Greensill破產案為例,該公司將供應鏈融資貸款予以證券化,並售予瑞信旗下4檔基金,瑞信則利用「在多層保護下,信用風險有限」等銷售話術,將這些基金作為低風險的投資商品出售給大眾,以致於當Greensill破產後,連結這個標的基金約100億美元被凍結,瑞信本身也面臨30億美元的財務虧損。

又或是在莫三比克鮪魚債券(tuna bonds)醜聞案中,遭到美國證交會(SEC)指控該行欺騙債券投資人,未對他們揭露重要資訊,包括債券收益的用途、支付給銀行員工的回扣和涉及莫三比克官員的貪腐事件等。至於瑞信曾聲稱這些債券收益會被用在鮪魚捕撈業的計畫,但事後發現其淪為不法用途的賄款。

廣告

其次,瑞信輕忽「認識客戶」(KYC)基本風控要求的重要性。如去年3月底,家族基金Archegos capital在股票槓桿操作失利,無法履行保證金追繳而慘遭斷頭,致拖累瑞信損失近47億美元。從Archegos為了避開SEC的監理,轉而從事管理私人家族資產的家族基金,且以高槓桿的「總報酬交換」(TRS)衍生性商品近似持有某檔股票,以掩蓋整個交易全貌的作法,即可得知其低透明度與高投機性的本質。何況,該基金經理人Bill Hwang早在2012、2014年即遭美國司法部與香港證監會指控其涉及內線交易,而被投資界列入黑名單,都不難嗅出與此類客戶往來非常不利銀行的風險管理。又或是在瑞信蘇黎世分行疑似協助保加利亞人販毒所得洗錢案中,該分行行員在受理超過50萬歐元的舊鈔存款時,未警覺資金來源有異、未適時詢問存款人對資金來源的解釋和檢查證明文件的合理性,使不法行為得逞,亦是未實踐KYC要求之過。

此外,在今年2月底的瑞信洩密事件(Swiss Leaks)中,瑞信向國際媒體洩露3萬個銀行客戶的帳戶資料,其中不乏知名國家元首、情報官員、受制裁的商人和侵犯人權者等敏感人士,亦有參與洗錢、詐欺和人口販運等犯罪的高風險客戶。此舉不但毀壞瑞士銀行業嚴謹保護客戶的傳統,且揭露的高風險客戶更讓瑞信墜入檢調查案與訴訟纏身的漩渦之中。

至於,瑞信的壽險部門替客戶偽造交易並隱瞞損失而被法院裁處的案子,問題出在行員為客戶製作對帳單,更是一項不應犯下的低等失誤。客戶對帳單(無論紙本或電子檔)本應由總行製作與寄送,客戶才能藉此與業務人員說的情況對照,透過交叉比對讓客戶能及早察覺異狀。

上述這些案例應是金融業經營的基本常識,為何瑞信會一再犯錯?對此,今年新上任的董事長萊曼(A. Lehmann)坦言,瑞信醜聞不斷實不能將其歸咎於某一個糟糕決策或個人行為,應是整個組織內部未能及時感知重大風險,並主動應對且做好預防準備。幾位現任和離任員工則直言,銀行風險部門的評估經常被著重獲利的高階主管推翻,並要求他們從風險較高的交易中追逐更高的報酬,足見瑞信一味追求業績成長,不惜降低風控標準的公司文化深植,出現風險管控和法遵制度的重大缺失,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諷刺的是,瑞信以忽視風險為代價想博取更多獲利之舉,卻不斷帶來虧損及股價遽跌的反效果,而這家百年老店治理和經營上的頻頻失足,應是當代金融業最血淋淋,也最真實的啟示錄。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大宇資業外補 11月每股賺13.47元
業者怨:打炒房變成打建商
倒數剩六天 內資拚作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