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港幣改抱人民幣的時機到了嗎?

著名的中國經濟學家謝國忠上周在香港《南華早報》發表評論文章「為何香港現在就應該放棄美元聯繫匯率,轉向人民幣」(Why Hong Kong must ditch the US dollar peg and switch to the yuan now),再度燒熱了港幣對美元聯繫匯率的存廢議題。

謝國忠早在千禧年前的亞洲金融風暴中,就曾大力鼓吹解除港幣與美元聯繫匯率制度,時隔25年再做倡議,既表達「早就該這樣做了」的先見之明來爭取北京領導的關注,而在目前的政治環境下,謝國忠在《南華早報》做如此明確的分析與建議,就算不是直接來自當局的指示,也一定是獲得了領導階層的默許,顯示北京高層與香港特首李家超的團隊,對於這個議題正在進行檢討與尋思解方,也再次證明了不論是江澤民、胡錦濤或是習近平領導的時代,港幣回歸人民幣一直都是北京追求的終極目標。

謝國忠的核心論述是,由於中國的通貨膨脹率將長期低於美國,人民幣利率水準低於美元利率將可預期,此時香港轉向擁抱人民幣,有利於穩定香港自身的資產市場(主要是房地產)。相反地,繼續堅守美元聯繫匯率則代表著香港資產價格將會更為劇烈地波動。謝國忠的論述還有許多總體經濟與貨幣銀行層面的考量,例如港幣趁人民幣尚未完全兌換的時刻轉換,對香港最為有利等。不過我們就以美元利率拉升帶來的衝擊此一角度來分析,美元與人民幣利差急遽擴大、且短期內沒有收斂的可能,的確是讓李家超與香港金融官員們頭疼不已的痛腳。

美元聯繫匯率讓香港陷入金融產業發展與總體經濟穩定衝突的兩難。一方面,港幣釘住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石,在金融上必須與美元利率、匯率同進退。但另方面,香港也同時是中國經濟不可分割的一環,尤其是港府正在積極推動與深圳、澳門、珠海經濟整合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港幣被迫維持高利率不只對香港本身的經濟復甦有害,更傷害香港在大灣區的經濟地位。

廣告

此外,香港政府耗用在維持美元聯繫匯率的成本越來越高,除了三不五時就有金融大鱷呼朋引伴攻擊港幣,例如2020年時任美國總統川普大打中美貿易戰、香港落實國安法的時期,海曼資本管理創辦人巴斯(Kyle Bass)成立新基金「海曼香港機會基金」,高調宣稱港幣將在18個月內崩盤。去年11、12月又有對沖基金大師阿克曼(Bill Ackman)領頭狙擊港幣,阿克曼曾經在2011年攻擊過港幣,如今再次聚眾叫囂,成為香港媒體頭條新聞,不過他此次倒是提出了一個連北京政府也會同意的論述:「中國是強大及獨立的主權國,為何有需要將港元與美元掛鉤?」

還有,不計算總體經濟的衝擊,港府光是貨幣層面技術的干預成本也越來越高,理論上,香港本身有超過4,4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用以支持2,200億美元左右的貨幣基礎,港府有充足的彈藥來對付阿克曼等攻擊港幣的空頭,不過面對美元與人民幣利差擴大,港幣匯率持續頂在7.85港元的弱方紅線,香港資金流出成為長期趨勢。

去年5月到7月,香港金管局曾經23次出手買入港元,耗資1,726億港幣,由於港府持續干預,也使得香港銀行體系的結餘在去年7月降至1,650多億港幣、去年12月更跌破1,000億港幣,到今年5月底則只剩下448億港幣。香港銀行體系結餘去年縮減約70%,今年前五個月又再腰斬,創下14年6個月以來的最低水準。香港銀行體系的資金因為港府的干預而日益緊縮,又進一步推高港元拆款利率,加劇對總體經濟復甦的負面壓力。

謝國忠認為以香港的外匯儲備加上中國人民銀行的支持,港府要擺脫美元聯繫匯率,轉向擁抱人民幣執行上並無困難,如果不想對外資帶來突發性的衝擊,先從香港政府的收支著手,例如發放公務員薪資改與人民幣掛勾等,藉由提高香港政府收支的人民幣比重來分階段達成,只要政治上獲得共識,執行上並無太大風險。

的確,香港過去作為中國貿易與金融重要的集資中心,美元聯繫匯率是重要的機制,但是如今上海與深圳每年新股上市的集資金額都數倍於香港,香港在全中國的貿易金額比重也持續下降,反而香港高昂的地產價格曝露在美元高利率的風險中,成為威脅中國經濟復甦的潛藏地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如何韌性調整,還有,最終香港還是要面臨「到底是姓中還是姓美」的終極課題,港幣如何順利轉軌擁抱人民幣,是日益逼近、無可逃避的議題了。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全球伺服器出貨升溫 TrendForce:明年看增5%
外資期現貨 由空翻多
新唐調漲MCU 明年Q1不看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