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台灣與印度合作的長線大戰略

最近印度股市的市值超越香港股市,躍居全球第七大股市,備受投資人青睞。而在美中貿易、科技戰造成全球供應鏈版圖重整之際,有不少媒體也開始吹捧印度,認為該國是1990年代或2000年代的中國,未來可以取代中國成為全球代工盟主,並帶動印度經濟的騰飛。

印度的確擁有不少優點,包括人口數全球第一、經濟量體大、內需市場大、勞動力多且便宜、基礎研究實力深厚、軍事上不怕中國威脅,而且未來將扮演美國去中化的長線夥伴等。

但印度也有基礎建設不佳、中央與地方稅制蕪雜、民主體制行政效率低,加上文盲多、種姓制度、勞動生產力不高等缺點。此外,也有不少台商到印度後發現,設廠很難獲利。因此,多數人反映印度短期內還不適合大舉投資,只是一個中長線的布局考量。

甚至美國橋水基金負責人達利歐(Ray Dalio)還指出,印度雖然是1990年代或2000年代的中國,但仍有好長的一大段路要走,因為其現任總理莫迪做不了「印度版的鄧小平」。

其次,印度追求快速的經濟成長模式,想跳過勞力密集的生產,直接邁向資本、技術密集的生產方式。但技術、資本密集生產的進口替代模式,印度目前缺乏比較利益,而且在利益團體的尋租(rent-seeking)壓力下,很可能導致成本效益不佳、生產力偏低、缺乏國際競爭力的困境。尤其是資本、技術密集的產業,雖然附加價值高,但可以創造的就業機會相當有限,老百姓的儲蓄率沒辦法有效提升,無法為技術密集產品提供廣大的消費市場。同時,無法藉由龐大出口創造更多的外匯存底,當然也無法為基礎建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財源。

廣告

不過,印度的上述缺點還是可以利用時間來克服。首先,針對民主卻缺乏效率:必須建立更嚴謹的制度,落實法律的保障,不會因為領導人的更替而更換政策。同時,國家政策的可靠性、可預測性及延續性,應加以強化。

其次,有關基礎建設不足、中央與地方稅制蕪雜:此一缺點可以參考中國經濟發展初期,設立經濟特區,由中央統籌政策、擺脫地方稅制的干擾,並提供土地租稅優惠、吸引外國廠商。在特區吸引外人投資,如果特區成功後,就會帶動示範效果、帶動更多經濟特區的設立,由點、線、面全面擴散,吸引更多投資、帶動稅收增加之後,就有財力投資更多的基礎建設。同時,特區示範效果,帶動各個地區成立經濟特區,並尋求更多的改革,塑造良性循環。這也是中國大陸常說的「開放倒逼改革」。

第三,關於種姓制度帶來的生產力低落:雖然印度的種姓制度不利於勞工生產力,但換一個角度思考,如果可以引進代工體系,吸引外人投資、創造穩定的就業機會,收入可以大幅增加,是否讓較低階層,但有固定收入的族群有機會接觸、通婚較高階層的族群,突破階級流動、貧窮世襲的泥淖呢?

第四,面對儲蓄不足、就業機會不足:透過代工體系的引進可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打破貧窮、提高儲蓄率、增加政府的外匯存底。同時,民眾就業機會增加、所得增加之後,消費實力也會增加,就有能力為消費產品、工業產品提供更廣大的消費市場。

而印度要突破現有困境、必須優先爭取的代工廠商,非台灣廠商莫屬。台灣擁有全球最佳的半導體、電子資訊、汽車零組件、石化產業、成衣紡織、工具機的完整供應鏈,應當是印度的最佳合作夥伴。不過,台灣的中小企業眾多,和印度政府談判的籌碼相對較弱,如能由政府或公協會主導,帶領整體供應鏈前往印度投資,並爭取較好的租稅優惠、土地優惠、綠色通道,以及法律、市場保障,廠商的意願應會大幅提高。當然,台灣廠商也必須負一定的義務,例如創造一定的就業機會、相關的人才培訓制度、薪資的保障及合理、合宜的管理制度,並合法繳交稅負,如此才能創造台印雙贏。

1990年代,台商在中國長三角、珠三角創造了6,000萬至8,000萬的就業人口,穩住了當時跌跌撞撞的中國經濟成長,台灣的資金、管理制度與技術移轉,協助中國在過去30年快速起飛。

30年後台灣的代工、群聚依然可以幫助印度縮短學習曲線,創造大量就業機會與外匯存底,以及完善基礎建設。在改善基礎建設、人民生活水準提升後,相信印度將有更大的機會快速崛起,成為世界的經濟大國。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美光早盤大漲逾9% 記憶體族群歡騰
養地怎麼認定? 動工合理期間出爐
邁斯科生醫 獲日商投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