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中共二十大後大陸台商的抉擇與挑戰

被喻為今年全球最重要會議之一的中共二十大,於10月16日正式召開。這場中共每五年例行的大會,其形成的權力格局與政治秩序,影響的不將只是中國大陸,更左右了未來世界局勢的發展。而如何判斷中共二十大後的大陸情勢,並據此決定何去何從;對大陸台商來說,是值此關鍵時刻最重要的課題。

1980年以來,由於新台幣數度升值,台灣企業基於成本考量,亟欲將生產基地轉向海外。對台灣企業來說,大陸不但擁有廣大腹地、廉價勞動力、豐富資源,以及龐大內需市場;且各地方政府為了招商引資,除了高規格接待,還提供台商綠色通道及稅收減免。在一推一拉之際,大陸逐漸成為台灣企業投資的重心。

然而,隨著大陸經濟崛起及社會轉型,中共逐漸調整發展理念:經濟發展由「唯GDP中心」轉向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在對勞工權益及環境保護重視的前提下,自2008年起,大陸陸續頒布勞工、稅務、環保等相關經貿新措施,以期能夠讓大陸的經濟發展由「量」的增長,逐漸轉變為「質」的提升,藉此擺脫「中國製造」在全球產業鏈的低附加價值的位置。

無論是2008年〈勞動合同法〉實行後各地工資的逐年調漲,或在「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的基調下,2015年「史上最嚴格」新環保法的通過,甚或紅色供應鏈的崛起、地方保護主義下的不公平競爭等投資障礙,對大陸台商來說,考驗的不只是生產成本的上升,更是投資經營策略如何調整。

2018年以來美國啟動對大陸貿易戰以來,大陸台商面臨了更為複雜的情勢。隨著中美對抗的升級與地緣政治衝突的升高,中美、台美、兩岸三邊關係的變化,大陸台商從過去的左右逢源變成了左右為難。

但儘管近年來大陸投資環境面臨鉅變,台灣逐漸降低對大陸投資,即便如此,2021年大陸仍是台灣對外投資主要地區,占比為31.8%。因此歸納來看,面對上述諸般情勢,大陸台商主要有三種抉擇:轉移產能、就地轉型,以及退場轉出。

在轉移產能方面:為規避中美貿易戰、科技戰,同時建構「供應鏈韌性」,一部分大陸台商選擇轉移產線。資通訊業者主要以台灣作為增加產能比重的地區;而傳產業者主要轉移到東南亞;有部分產業選擇轉移到美國或其他地區。

在就地轉型方面:受到美國課徵關稅、歐美需求下降等因素影響,大陸外貿動能不若以往,因此有以出口為主的大陸台商,開始選擇經營大陸內需市場;且由於東協新興市場具有人口、土地等紅利,因此東南亞國家也成為大陸台商拓銷的重點市場之一。此外,有台商認為,赴其他不熟悉的地區投資不但風險難以評估,開拓新的海外市場亦不容易,因此,選擇就地轉型服務業。

基本上,由於經營的產業不同、企業規模不同、投資地區不同(沿海或內陸),大陸台商所做的選擇會有不同。由於大陸內需仍有一定誘因,加上台商在大陸已形成產業聚落,且穩投資穩就業政策下大陸地方政府勸留、甚或有台商認為大陸投資環境相較仍具有優勢等因素,因此,近年來具規模、有較多資源的大企業,多選擇轉移產能,同時就地轉型。但對資源有限、無法選擇轉移產能的中小企業來說,要留下就地轉型,亦或退場完全撤出,則是一個兩難的課題。

中共二十大後,大陸「發展為第一要務」的路線雖不致有太大改變,但台商要面對包括雙碳目標下的綠色轉型、產業結構調整下的企業升級、共同富裕願景下負擔更多勞工成本,甚至是地緣政治衝突加劇下的政治風險。面對快速變化的大陸投資環境,大型台商或有餘裕因應;但對更多的中小企業台商來說,將被迫站在抉擇的十字路口。

總的來說,即使大環境如何變化,台商要完全撤出大陸並不現實。因此,在厚植台灣經濟力、增加台灣韌性前提下,政府應思考如何因應中共二十大後的變化,並與時俱進的調整包括台商輔導、台商回台投資、甚或新南向政策等既有台商政策。如此,才能因應未來可能的挑戰。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13盞多頭明燈 外資敲進
2022財稅四新制 綜所稅最有感
台積電廠地 高市加速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