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666小錢儲蓄法 小資族輕鬆存退休金

雙11(週年慶)剛過,我自己趁著週年慶促銷,買了自己常用的某牌保養品二組,該專櫃採會員預約促銷組合產品的方式,然後再跟消費者約定某天去百貨專櫃取貨付款,不過依照經驗,通常專櫃小姐都會現場再跟消費者推銷其他的組合產品。

果不其然,我當天依約前往,在付款取貨時,專櫃小姐又跟我推銷另一組產品(這組產品3千多元),然後說只要湊到多少金額,就能拿到更多的電子禮券,我就可以拿禮券再去買其他東西……但我不為所動,僅告訴小姐:「我沒有其他東西要買了,只要幫我結帳預約的那兩組產品即可。」最後扣掉我在該百貨公司APP內所存的禮券後,實際付款金額從7千多元降為5千多元。買完後,我迅速離開百貨公司,避免自己逛愈多、買愈多的衝動消費行為。

很多人會在週年慶時淪陷,那是因為看到原本要價5000元的產品,在商家採用促銷組合方式後變成3千多元,難免心動,並不是說不能買,而是應該挑自己真正有在使用的東西購買,如果只是因為「特價」而買了原本不在採購清單內的東西,那就是「多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在買東西時,務必要多問自己一句:究竟買這個東西是「必要」?還是「想要」?如果家裡已經有這項物品、且備貨也已足夠,那麼就不該因為商家促銷的關係而再多買,不論這樣物品在週年慶時價格有多便宜,只要不是必需品,就不該買下它。

很多人花「小錢」不手軟,一千、兩千、三千元的買,但卻忽略了這些隨意花掉的小錢,其實只要好好利用,就可以提高自己下半輩子的生活品質,多存上百萬元退休金。

廣告

試算一下,假設月薪3萬元,我們每個月在勞退部分,自己多提撥6%薪資、也就是1800元,然後每月再額外拿出1800元進行投資,假設每年報酬率3%,那麼退休時,除了基本的勞保、勞退兩份退休金,還可再多領第三份、第四份退休金,最高可讓所得替代率提高到60%。

現在小錢不存 以後更難存大錢

從0存款到存下100萬元是最難的,但如果從100萬要變成200萬就簡單多了,因此,別小看存小錢的威力,更別輕意花掉手中的小錢,因為你可能因此而喪失累積成大錢的機會。

可惜很多小資族一聽到「存退休金」時都會說:「我現在都沒錢花了,哪還有錢存退休金?」但是,如果現在不存,以後會更辛苦,因為台灣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小孩卻越生越少,政府所要支付的養老經費也將越來越吃重,這筆龐大的老人長期照顧費用從哪裡來?當然是只能透過不斷加稅!因此,上班族未來每月負擔的保費將會越來越高,而這就是年輕人以後會更辛苦的原因,因為薪水停滯、但稅卻越繳越多,無形中就會侵蝕你的可支配所得,讓存退休金的難度越來越高。所以,年輕人更要有「靠自己存退休金比較有保障」的憂患意識。

時間,是累積退休金很重要的因子。而小資族該如何強迫自己多存退休金呢?這裡提供一個可以節稅、又能存更多的「666小錢退休金儲蓄法」。

「666小錢退休儲蓄法」的第一個「6」,是企業每月幫勞工提存薪資6%作為退休金,所以第一個「6」是老闆幫你存的;而勞工自己也可以每月自願提存薪資的6%進入勞退帳戶(第二個「6」),然後每個月再額外存6%薪資(第三個「6」),這部分你可以存在銀行定存或買基金、零股。三個「6」加起來,等於一個月就可以存下18%的薪水,再加上勞保的退休金,有善用「666儲蓄法」存退休金的人,肯定比沒有的人存得還要多。

我們前面是以一個月薪3萬元的小資族實施「666儲蓄法」來舉例,三個6等於存下月薪的18%,亦即一個月存下5400元,其中1800元是老闆幫忙存的,另外的3600元則是從自己的薪水存的,這樣一年下來就等於存了6萬4800元退休金。

666退休金儲蓄法的好處是,扣掉老闆幫你提存的6%,自提薪資的6%進入勞退帳戶,是在領薪水時就先被扣走,因為錢還沒到手就先被扣走,你想花也花不到,這樣就能達到強迫儲蓄及節稅(自提6%的部分,免繳所得稅)的功能。

至於第3個「6」(自己提撥6%薪資,存進銀行定存或定期定額買基金或零股),會考驗自己的堅持力與紀律,通常也是比較令人擔心的部分,因為第3個「6」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花掉,以月薪3萬元舉例,自己存6%、就是1800元,可能與朋友出去吃飯、唱一晚KTV就花掉了,因此最好的方式,也是在月薪一入帳時,就設定銀行自動轉帳功能,將1800元直接轉存至銀行定存帳戶內,或是直接扣款買基金,靠著每月「無感扣款」,自然就能達到強迫存錢的目的。

666小錢儲蓄法

說明:假設月薪3萬元,提撥6%為1800元
勞退自提+自己月存1800元,總計自己提存3600元
說明:假設月薪3萬元,提撥6%為1800元 勞退自提+自己月存1800元,總計自己提存3600元

所得替代率=退休後每月所得/退休前每月所得。數字越高,代表退休後生活水準越高。

個人簡歷

作者:李美虹
喜歡觀察周遭的人事物。雖然在投資理財媒體33年,對數字敏感,但卻不喜歡硬梆梆的數學,所以一直希望能用簡單的方式與人溝通理財知識。曾擔任《Smart智富月刊》總編輯、《Money錢》社長兼總編輯長,目前為《Money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