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淨零轉型啟動 半導體業要扮永續製造火車頭

面對氣候變遷之衝擊,淨零轉型的任務刻不容緩,半導體產業作為電子科技業的火車頭,不僅自身積極投入節能減碳的作為,也號召上下游供應鏈一起實踐永續願景,希望能為其他產業發揮帶頭作用。

相較於其他製造業,半導體產業原本在製造方面的要求就特別高,並有使用材料多、純度要求高、製造程序複雜等特性,尤其長期以來持續研發先進製程,並以追求產出良率及產品效能為最高目標。

然而,面對當前節能減碳的大趨勢,不管是來自外部環境法規的壓力,或內部對永續價值的追求,對營運管理帶來很大挑戰,廠商必須採取全新的思維與作為。

為了共同商議環境永續議題,並響應《巴黎協定》之氣候協議相關目標,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在2022年底由超過60家半導體業者組成「半導體氣候聯盟」(Semiconductor Climate Consortium, SCC),期望減緩全球暖化、逐步落實淨零碳排。

台灣半導體業因為掌握先進製程、具備完整的價值鏈,在全球有舉足輕重的貢獻及影響力,為了發揮台灣在製造方面的優勢,SEMI台灣特別成立「台灣永續製造委員會」,並獲得南亞科技、日月光、旺宏電子、力積電、欣興電子、台灣應用材料、美光科技、杜邦等十多家廠商及工研院、學界的全力支持,積極參與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永續發展,連結國內外產業鏈推動永續共好。

成立半年以來,我們研擬透過減碳活動、碳足跡盤查、低碳綠色供應鏈等三大方向推動永續製造,著手號召企業夥伴一起參與永續活動,並結合其他公協會提出相關倡議,例如今年的關燈一小時活動、世界地球日,都獲得許多熱心企業的響應。

廣告

隨著永續議題日益重要,今年SEMICON Taiwan國際半導體展期間(9月6日至9月8日)也將規劃「綠色製造概念區」,包含循環經濟、碳管理、高科技廠房設施、智慧能源管理四個主題專區,並舉辦「半導體永續力國際論壇」,針對國際趨勢與實務經驗進行交流。

同時,在工研院的協助下,SEMI台灣永續製造委員會希望針對會員廠商提供碳盤查技術,計算產品生命週期的碳足跡;更進一步推動低碳綠色供應鏈,並號召更多中心工廠加入,藉此帶動IC設計、半導體設備、材料相關供應鏈,加速投入綠色生產、低碳產品的行列,以利於台灣業者積極參與半導體氣候聯盟的標準討論與制訂工作。

事實上,台灣半導體產業在永續表現上已有亮眼成績,入選2022年道瓊永續世界指數的前九大半導體企業中,台灣就佔了六家,相關業者不僅積極參與RE 100、科學基礎減量目標 (SBTi)等國際倡議,更有許多永續綠色製造的成功案例。

舉例來說,南亞科技自2018年起就導入ISO 50001認證的能源管理系統,建立超過1,000個廠務及製程設備連線的即時監控平台,透過自動化、人工智慧(AI)化、數據化進行管理,藉以改善節能效率、落實綠色生產,並進行碳足跡熱點分析,累積每年可減少用電超過6,300萬度。

再以水資源循環利用為例,台積電與工研院、中鼎工程緊密合作,在南科進行極為罕見的污水回收再利用技術,藉由生物網膜(BioNET)及流體化床結晶(FBC)等技術,進行RO過濾前處理,可有效去除氨氮90%以上、尿素95%以上及水中結垢離子,不但將南科園區的污水回收再利用,甚至能達到半導體製程嚴苛的水質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對半導體製造廠商來說,因為生產流程的標準化程度很高、設備也很先進,在推動淨零轉型時具有一定的優勢基礎;但如果整個產業要全面啟動綠色轉型,勢必牽涉到相關供應商夥伴,例如氣體、化工、材料等供應商的生產流程就未必那麼先進及標準化,因此,讓夥伴企業先凝聚共識、設定階段性目標,逐步將整個供應鏈的碳足跡串接起來,才有可能在「範疇三」的部分做好碳排管理。

永續製造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半導體供應鏈亟需發揮「先大後小」、「以大帶小」的精神,讓大小企業、上下游夥伴一同努力,加速綠色淨零轉型的步伐;另一方面,半導體業更期望能扮演火車頭的角色,除了繼續探索海洋能、地熱能等綠色能源外,並擴大與不同產業的生態鏈結,為永續共好價值,作出更多正向的貢獻。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海外交易熱 前11月複委託衝4兆
亞太電開新局 遠傳扮靠山
台灣本田首款國產油電車 逆勢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