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建構商業與永續共贏之道

企業永續經營,應避免偏頗單一利害關係人對企業價值與決策產生的偏誤。圖/freepik
企業永續經營,應避免偏頗單一利害關係人對企業價值與決策產生的偏誤。圖/freepik

企業價值的衡量,過往著重以股東為首要利害關係人,容易陷入「股東價值最大化」的迷思,而忽略了其他利害關係人承擔的成本,且未能充分辨識出企業為其他利害關係人創造或可能創造的價值,造成企業價值成本與收益低估。企業永續經營應避免偏頗單一利害關係人對企業價值與決策產生的偏誤。

Deloitte建立了「企業永續價值地圖 」(SVM)模型,提供企業鑑別重要利害關係人、確認關鍵資源、聚焦投入及產出流向,透過邏輯且視覺化的架構,呈現永續價值創造的脈絡,加速企業創造長期價值。

「企業永續價值地圖」將企業價值分為四大構面:股東價值、員工價值、客戶/社會/公眾價值及環境價值,而價值的流向則以資源「投入」與績效「產出」的投資報酬率(ROI)為概念,呈現價值創造的脈絡。以員工價值構面為例,影響該價值構面之議題分為人才資本及員工投資報酬率,企業可將資源投入於訂定人才發展政策、建立員工溝通管道,增進員工職場安全與心理健康等策略,達到提升敬業度、留任率及多元共融等績效產出。

企業可透過地圖價值流向來的更廣泛角度,衡量短中長期的關鍵資源投入與績效產出,對企業四大價值構面之影響,進而擬定永續發展策略。尤其是非與財務報酬直接相關的議題,如人才資本、水資源管理、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及社會制度等,過往多被視為「耗費成本」;然而在企業永續價值地圖中,這些議題長期而言能為企業「創造永續價值」,並在永續轉型上,利害關係人也應要得到足夠的重視。

廣告

建構長期永續競爭力,贏在永續未來三大關鍵:

一、股東不再是唯一,廣納利害關係人與外部專家參與:企業提出永續策略時,應以自然環境、社會等多元觀點思考,評估對各利害關係人的衝擊,及企業可能面臨的機會與風險。

二、編列永續預算投入行動,將永續納入風險與財務衝擊評估:永續行動不再是額外的成本支出,如何將其納入企業風險管理架構與流程,及衡量對企業經濟績效的影響,是未來進行決策的關鍵步驟。如我國正推行之IFRS永續揭露準則,亦要求企業評估永續與氣候對財務之影響,以利提供更充足之企業價值評估及決策資訊。

三、鑑別關鍵合作與核心資源:為創造各方利害關係人價值時所需的關鍵內外部合作與資源,企業應進行鑑別與管理,如自然資源或社會支持等,將成為企業掌握長期競爭力的鑰匙。

透過「企業永續價值地圖」,鼓勵企業更深入地將利害關係人觀點,納入商業模式與組織運作中,鑑別資源投入與產出、評估對企業長期價值之影響,讓永續成為企業經營、創造價值及建構長期競爭力的共贏之道。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台股基金夯 19檔淨值破百元
新冠疫情升溫 西安緊急封城 恐衝擊半導體、汽車產業…
看好經濟復甦不受疫情影響 澳洲央行最快明年2月 QE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