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市場景氣修正加劇、競合複雜度拉高… 半導體業當前的雙高挑戰

在歷經先前半導體業價量齊揚的超級景氣循環週期、台灣於美中科技戰享有左右逢源的去中化/美化紅利的加持過後,2023年國內半導體業者將開始面臨景氣修正加劇、競合複雜程度拉高等兩大挑戰。其中景氣僅是短期內供需調整,週期循環的現象,並未扼殺新興科技領域對於半導體結構性需求的浮現,相信在歷經過渡期間後,國內外半導體業終將恢復榮景。

至於各國競合程度的升溫,則是攸關中長期半導體業版圖的消長,以及台灣該產業競爭優勢能否維繫,因而此部分因應美中科技戰、地緣政治變化的調整,重要性更甚於短期內景氣的變化。

首先在景氣的變化上,隨著科技產業因終端市場需求的下滑,景氣於2022年起陸續出現降溫態勢,從PC、消費性電子、智慧型手機,蔓延至車用、工業用、伺服器/資料中心等客戶下單狀況也有些趨緩,因而在長鞭效應下,2022年下半年國內半導體業者開始感受到逐月升高的景氣雜音,從一開始的積體電路設計業、記憶體業,再到半導體封測業,最終還是蔓延至晶圓代工業,最後一道防線的台積電,也在10月中旬法說會當中證實第四季的營運將出現減緩的態勢,其中7奈米製程產能利用率將呈現下滑,且高雄地區新廠中的7奈米製程量產時程也將延後,甚至台積電總裁鼓勵員工多休息,也意謂公司接單上已未如先前緊俏。

爾後不約而同的包括台積電、英特爾(Intel)、SK海力士(SK Hynix)、美光(Micron)、聯電、力積電、南亞科、日月光、旺宏、力成、世界先進等國內外指標廠,業務範圍涵蓋晶圓代工、記憶體、封測等三大重點領域,陸續釋出下修資本支出的規畫,總計減少的規模超過6,000億元,其中台積電更是二度下修,從年初最樂觀的440億美元修正至360億美元,主要反映2023年在全球經濟成長率不斷遭到國際預測機構下修,加上庫存去化需要時間,顯然2023年上半年半導體業者將面臨客戶對於訂單調整的挑戰,藉由緊縮產能釋出或投資謹慎的態度來因應後續的景氣表現。

廣告

整體而言,根據Garter預測數據可知,2022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年增率將僅有4.0%,2023年更將陷入衰退3.6%的窘境,而TSIA預估台灣半導體業產值年增率雖將由2022年的15.6%減緩至6.1%,顯然我國本產業也將進入景氣調整的階段,但台灣整體表現仍將連續第五年表現優於全球,顯然我國半導體業面臨整體科技產業景氣修正之際,仍可展現相對的韌性,並於2023年提前達到產值突破5.0兆元的水準。

而在行業競合程度升溫的態勢上,主要是因美國對於中國半導體管制程度將有增無減,同時兩岸軍事緊張局面恐將持續,此皆將牽動台灣具有戰略物資、關鍵地位的半導體產業競爭力之消長,尤其台積電一舉一動更是全球關注的焦點。

由於美方藉由聯合盟友圍堵中國、強調美國製造等策略來鞏固科技霸權及全球半導體領導的地位,也掌握半導體的設備、關鍵晶片、EDA等核心及長臂管轄措施來左右其他供應國進行選邊站,因此日本靠攏美國陣營的態勢已顯著,而美國掌握半導體核心關鍵發展要素、南韓大廠於中國廠區的准許權,故南韓於美中兩邊選邊站的結果呼之欲出。

對於台灣來說,隨著各國覬覦我國半導體整體的高度競爭力,加上台積電於全球先進製程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台灣將須提防個供應國虎視眈眈覬奪的態勢,未來台廠過去於美中左右逢源的空間是否遭到壓縮,甚至來自海外要求分散生產基地風險壓力將升高,皆是中長期國內半導體業者所面臨的考驗。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通路共享 全聯全家電支結盟
PCB業拚數位轉型 揪團打造資訊模型公版
13盞多頭明燈 外資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