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晶能源董事長 蔡佳晋:半導體要旺 光電先撐起來
寶晶能源董事長蔡佳晋估算,2030年台灣半導體用電將逾3成,台灣可說是全球能源剛性需求最強的地方,但太陽光電卻背負「光電滅農」的質疑,目前離岸風電退展已延遲,若光電還撐不起來,未來半導體業恐很辛苦。
蔡佳晋表示,農業複合利用不易做,全世界併網1,200G、複合利用僅2G,且其中日本占一半,各國仍以實驗案場為主,台灣今年將綠能導向複合型利用進度僅有去年一半,預計明年更放緩,大致剩下魚電共生為主。
台灣是全球再生能源剛性需求最強的國家,關鍵就是台灣半導體「吃了蘋果」,供應鏈寄生上游,在淨零減碳範疇三中,蘋果把手機賣給消費者,台灣中下游業者要幫蘋果扛RE100責任;但就他估算,半導體在2030年用電量將占3成%。
蔡佳晋指出,對於光電滅農及糧食危機的說法,目前全球人口達80億人,較過去成長6倍,但即使農耕地沒有增加,卻沒有發生糧食危機,主因科技進步及農業改良;未來技術持續精進,將可以補充糧食問題,因此糧食安全議題其實是假議題。
他強調,台灣關鍵原因是農業勞動力不足、休耕地太多,絕對非光電占用農業用地,只要把糧食用地排除,並限定光電面積,問題其實都可解決,但各界仍糾結在「光電滅農」、「糧食危機」的說法。
蔡佳晋指出,日本農地面積12%、台灣22%、韓國16%,台灣每人持有農地面積0.03公頃與日本幾乎一樣,但日本糧食自給率38%,且光電做了快90G、地面型光電占60G,反觀台灣地面型只有5G,「都是靠屋頂型在撐」,其實屋頂型已快做完,未來占比將續降。
光電不挑土地,各種貧瘠土地都可以,蔡佳晋喊話,各界應解決問題,而非空喊口號,呼籲政府、環團及農業團體可坐下來談,目前離岸風電3-1、3-2都已延遲,若光電還撐不起來,未來半導體業恐會很辛苦,呼籲在AI時代應用數據來討論,真理會愈辯愈明。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新冠疫情升溫 西安緊急封城 恐衝擊半導體、汽車產業…
16檔泛綠能概念股 潛力足
養地怎麼認定? 動工合理期間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