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觀點-面對再全球化,跨域連結的新嘗試

過去兩年來,就在中、美脫鉤與強權對抗的相互叫陣,尤其有烏克蘭戰火的慘烈陰影;再加上通貨膨脹的伺機擴散下,讓看壞世局的擔憂與經濟可能走入衰退的焦慮哀嘆之聲,此起彼落。

慶幸的是,對壘陣營執意的各自帶開與策士圈的運籌謀劃,隔空比劃的時候,居多。反觀,基於商業利益與長期共榮的經濟思考,卻像春風吹又生的草花,逕自串成一片片彩色繽紛的小角落。像美國公共電視台,更以專訪來探討:為什麼專家群與投顧業者,大夥兒泰半錯估了去年的情勢?也好為2024年的開春,推估審慎樂觀一點的好彩頭。

畢竟,經濟活動與工商經營是多年的心血投入,可不能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爭執而已。舉例來說,橫亙在中美兩國之間的科技戰,固然是揮之不去的強硬碰撞,但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Raimondo)的一席話:請給我調查人力與加強管制的經費配合,則透露出重要端倪!

雷蒙多的意思其實是:由商務部主導的貿易框限,仍無法贏得美國核心圈的全力支持!至於美國的主流企業,像最受矚目的AI晶片業,雖說都有配合法規命令的十足意願,卻也從未停止過要以充足的調適,像是開發出降速達15%的新款設計,持續為出口中國大陸做準備。

■美政府禁令當前,業者仍不斷突圍

因此,我們看到黃仁勳的輝達(NVIDIA),在過去三個月間,不斷推出改款後的遊戲IC版與AI晶片,在各方拉鋸下仍試圖取得利益平衡。而其股價在過去一年間即翻漲3倍,正有來自數據中心對加速器的需求狂增,幾乎達到4倍的營收成長,才能讓公司股價持續在高點盤整。

廣告

而即使在傳統製造業,不僅在日本境內,主要車廠在純電車的技術研發,正大力投入中。日本汽車業者在東南亞的長期投資,維繫超過半個世紀的夥伴關係,於此刻也必須因應潔淨科技與電動車的市場推廣,一起做好在地轉型。尤其是日商在泰國的汽車廠,由世貿組織(WTO)在上個世紀末引領全球化階段,日本汽車業也據以包銷到東歐與南美洲等國家的供應基地。

去年底於東京召開的「東協-日本紀念高峰會」(ASEAN-Japan Commemorative Summit),日相岸田與泰國總理賽塔(Srettha Thavisin)達成共識,將由豐田、本田、鈴木跟三菱等四家日本車商,在未來五年內擴大對泰國車廠的生產投資,預計要投入約45億美元的電動車計畫。

■去全球化聲浪中,跨域對接仍持續不輟

經歷疫情與中美對峙的暴風巨浪,難以回頭的去風險戰略,甚至不惜要去全球化的定調,都讓世界經濟不被看好。慶幸的是,在追求新能源與氣候變遷議題的改善努力,主要國家的對話窗口依然敞開。在這之外,又有因著新興產業的商機與需求滿足,而有跨地域合作意願的持續對接!

從富比世、經濟學人到美國公共電視網,紛紛質疑這兩年間悲觀看空的經濟預測,為何會連串的失去準頭呢?

悲觀預期之所以沒能出現,關鍵即在長期合資的夥伴關係,並非政治權謀一般的賭性堅強,和只做選舉輸贏的短線思考。尤其他們的維繫與相互拉抬,更在全球化觀點之下的生產安排,總有外溢效果源源不斷的發生。所以也才能夠澤及各層級的參與者,包括資源供應、金融融通跟最末端的消費,一整條生產鏈與綿密的跨國網絡和生態融合。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廣達將秀5G專網與AI實力
美復甦太強 反衝擊全球經濟
中鋼明年元月、Q1內銷開平低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