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變飆股 外資大買金融、類股指數創近24年新高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1年8月31日電)金融股獲利飆高,獲外資買盤挹注,類股指數改寫近24年新高。法人分析,金融股平均殖利率約4.5%,優於大盤,且獲利表現亮眼;後續只要業者提出有說服力的經營目標和股利政策,外資仍有加碼空間。

外資買盤持續轉向金融股,帶動股價強勢表現,今天金融類股指數收在1607.57點,創1997年12月23日以來新高。

外資今天買超前10名有3檔金融股,包括玉山金 (2884) 買超1.57萬張、中信金 (2891) 買超1.55萬張、台中銀 (2812) 買超9595張。

上週外資買超新台幣230.19億元,以晶圓代工廠聯電 (2303) 買超12.45萬張最多,第2、3名分別為玉山金、中信金,單週累計買超逾7萬張及6.84萬張。

金融股除息行情也吸引外資卡位,2大壽險金控國泰金 (2882) 、富邦金 (2881) 7月26日除息2.5元、3元後,股價持續走揚,8月分別上漲約10%、13%,扮演穩定台股多頭軍心的角色。

寬量國際表示,近期國際資金轉向金融股,有4大原因。首先,金融股陸續進入除權息旺季,目前金融股平均殖利率約4.5%,相較台股大盤的2%至3%,較有吸引力;其次,台灣金控業獲利優於預期,雖然受到疫情衝擊、基本面成長不多,但投資獲利格外突出,特別是壽險、證券金控獲利強勁。

寬量國際指出,第3個原因是在前波漲多的航運及科技股開始震盪時,資金開始轉入防禦性較高的金融股;第4是市場對於未來升息還是有一定的預期。

廣告

寬量國際分析,台灣金融環境過去因為經濟成長穩定,金融股在財務及業務上均有突破,繳出亮眼獲利成績,成為許多投資人眼中好的存股標的。

但金融股占外資在台灣全體投資部位比重相對低,後續台灣金融股只要能提出具有說服力的發展策略、經營目標及股利政策,外資持股應仍有相當的成長空間。

截至今年6月底為止,台灣金融股外資持股前3大為中信金、玉山金及元大金,持股比重分別為37.82%、34.96%、32.39%。

而近10年外資持股增加最多的3家金融股分別為開發金、京城銀和第一金,分別增加9.14、8.94、7.39個百分點;這3家金控至6月底外資持股比重為開發金24.24%、京城銀15.42%、第一金23.36%。

寬量國際分析,外資投資金融股主要考量公司獲利、未來發展策略及股東回報率。開發金控為近10年來外資持股增幅之冠的台灣金融股,最重要的是未來經營策略及收購中國人壽後對開發金的影響,有助於開發金打造與其他金控公司不同的格局。

至於京城銀行外資持股增加,寬量國際認為,取決於亮眼的獲利表現、經營策略、專注本業及高標準要求資產品質等因素。具有公股背景的第一金能成為外資持股增幅第3高,主因應是持續10年提高現金股息占比,且目前評價仍處於低檔。(編輯:張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