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工作中尋找意義?美暢銷作家:別用「熱情」找工作

有些事情正在職場上發生,而這並不僅僅是疫情導致工人轉換工作的原因。

根據新書The Search: Finding Meaningful Work in a Post-Career World作者Bruce Feiler的說法,在2009年的經濟衰退後,每月辭職人數從低點的150萬人上升至2012年的200萬人,2018年的300萬人,2019年的350萬人,2020年的400萬人,然後是2022年的450萬人。

Feiler是《紐約時報》7本暢銷書的作者,其中包括Life is in the Transitions,還曾在《紐約時報》撰寫每月專欄。

Feiler告訴Yahoo Finance:「如今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勞動力離職。很少有人為了工作而尋找工作,更多的人尋找的是有意義的工作。我們正在從以目的為基礎的經濟轉向以意義為基礎的經濟。」

對於這本書,Feiler與155個來自不同背景的人進行了訪談,並將這些研究與其他項目的訪談結合起來。他說:「在過去四年中,總計1500個小時,我收集了近400個人的故事。」

他的使命是找出人們在工作中最幸福的原因,以及那些取得成功的人是如何發現給他們帶來意義的事物。「對許多人來說,金錢是主要的衡量標準。但還有其他的標準,比如自我表達、回饋社會、平衡、健康或目標。」Feiler說。

他在與Yahoo Finance的對話中,提供了一些建議和見解。以下是經過編輯的摘錄:

你為什麼寫這本書呢?

六年來,我一直在全國各地旅行,收集並分析數百個美國人的生活故事,涵蓋各個年齡層、各行各業、各個收入水準和50個州,試圖幫助人們在變化的時代找找到意義。現如今,最大的變化領域就是工作。

廣告

越來越多的人決心在他們所做的事情中尋找幸福、意義和目的。他們對我們數世紀以來被灌輸的觀念提出反駁,那就是──應該對我們的工作感到不滿、工作應該是痛苦的。

我所做的核心內容就是與人們簡單交談,問他們:你做什麼工作?你對此感覺如何?你如何在你所做的事情中找到快樂?我能從你身上學到什麼?

一直以來,我的首要任務很簡單:我該如何幫助人們通過工作找到更多意義?

Penguin Press
Penguin Press (Penguin Press)

你如何定義「後職業時代」?

職業的概念在一百年前被創造出來,當時的想法是,只要你在21歲時選擇了一個職業(只適用於男性),你的餘生就會從事這個職業。

在上個世紀,我們對於職業的談論方式都是通過線性框架進行的:職業道路、企業晉升、簡歷、線性工作列表。每一個職業都應該比前一個更大、更重要,並支付更高的薪水。但我們的生活是非線性的,而我們對職業卻有著線性的期望。

職業的概念就像一個鐵籠,它要求你必須按照一系列的工作來發展。每一份工作都應該比上一份更大、更重要,薪水也應該更高。在人類歷史上,幾乎沒有什麼想法能比這個概念,創造更多的痛苦、浪費更多的潛力。

這種觀念使得人們對於與家人共度時間感到有歉疚感,害怕創業可能因此而失敗,害怕表達出「我想從事公共服務」、「我想競選公職」、「我想在社區基金會工作」的願望,或者 「我想在晚上寫一本小說,就算我在做其他事情。」抑或是「我今天想在市場上賣巧克力蛋糕」。

工作的世界有數百種方式,讓我們可以找到意義。而試圖將自己塞進這個狹隘、僵化的線性職業模式中,正是阻礙著我們數千萬人的原因。

在後職業時代,一個人如何找到有意義的工作呢?

Small group of co-workers working together in a startup business office space.
Small group of co-workers working together in a startup business office space. (Hinterhaus Productions via Getty Images)

停止追逐別人的夢想,開始追逐自己的夢想。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你必須拒絕一些最糟糕的職業建議。

因此,第一個糟糕職業建議就是:「跟隨你的熱情。」

事實上,幾乎沒有人是追隨自己的熱情才找到快樂的。在我與人們的對話中,我問他們:「你是追隨你的熱情,發現你的熱情,還是在途中創造你的熱情?」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追隨了他們的熱情,其餘的人都是在途中發現或創造了它。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你的熱情會隨著時間和世界的環境變化而改變。

這導致了第二個糟糕職業建議:「制定一個十年計畫。」有些人設定了一個目標並實現了它。但更多的人會重新思考他們的優先事項,改變他們的目標,發展想要從生活中獲得的東西。根據我的資料顯示,平均每個人在一生中會經歷20次「職場震盪」,也就是說,每2.5年就發生一次。

職場地震是一種衝擊或是中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重新思考或想像我們所從事的工作。女性比男性會經歷更多的職場震盪;年輕人比年長者更多;多樣化工作者比非多樣化工作者更多。

這似乎有些令人不安。但事實上,這是一個機會和機遇,可以改變我們所從事的工作。

第三個糟糕職業建議是:「將生活與工作分開。」而這個建議之所以糟糕,是因為45%的職場地震都是在職場中發生的。當你的公司倒閉或你被解雇時,這些地震就會發生。這意味著大多數的職業變動,55%是在職場之外發生的。可能是你的個人生活出現了變化、健康狀況或家庭情況有所變化,或是你只是改變了想要從事工作的想法。

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之間的競爭中,生活角色越來越重要。因此,6成10的千禧世代表示,對他們來說,有意義的工作比他們的嬉皮士父母更重要。

因此,今天的情況是,在工作和生活之間的鬥爭中,生活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因此,對千禧世代來說,有意義的工作比他們的潮人父母更重要。

為什麼寫自己的成功故事很重要?

自這個國家的開端以來,我們一直在講述一個單一的成功故事,且都是關於攀登。從衣衫襤褸到富有,從自力更生到更大的辦公室、更高的薪水、更好的眼界。但是那些在他們所從事的工作中,感到快樂和有成就感的人,不僅僅是攀登,他們還挖掘。

他們做的是我所說的「意義稽核」。他們進行個人考古學研究,像是探索內心深處並問自己:「我一直試圖講述的工作故事是什麼?」

我們今天擁有的偉大自由就是講述我們自己的故事,而不是我們父母的故事。為了做到這一點,你必須問自己一些基本的故事問題,關於你是誰?什麼對你來說重要?為什麼你正在做你正在做的事情?

當一個人不知道該做什麼時,該怎麼辦呢?

Bruce Feiler
Photo courtesy of Bruce Feiler (Courtesy of Bruce Feiler)

從提出一系列問題開始。在我的書中,我稱之為「21個問題找到你熱愛的工作」。你可以問自己兩個簡單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你從父母那裡學到工作的好處和壞處是什麼?」

結果有三分之二的人說,他們從父母那裡學到的工作優點是努力工作的價值,而壞處是過度工作的風險,其次是家庭的壓力,然後是不快樂。

人們想要努力工作,但他們不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在今天是一個巨大的變化。

第二個問題是:「在我生活中的這一刻,當……?」也許是,「在我生活中的這一刻,我需要賺錢來償還我的學生貸款。」就我而言,我要供兩個孩子上大學。或者是「我正處於有年幼子女的階段」、「我母親正在接受化療,所以我需要的是靈活性。」、「我已經做同樣的事情很長時間了,我想做出改變。」、「我想回饋社會。」「我想讓地球變得更好,確保我們的社區安全。」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都會多次經歷這些變化的時刻,而最快樂的人會定期檢視自己,以確保滿足自己的需求。

我們如何給自己改變的許可?

給自己改變的許可最重要的一步是意識到工作不必是痛苦的。第二個重要的步驟是確定什麼樣的工作不會讓你感到痛苦,而是會讓你快樂。這不一定意味著要你離職,你依然可以留在自己的公司,並說:「我不想每天都來上班。」、「我想擁有不同的職責。」

事實上,四分之三的人表示他們在工作轉型期間,從別人那裡得到的最好建議是 「相信自己」。人們不需要受到驅使,他們想要的是鼓勵。

你內心知道答案。你知道什麼會讓你快樂。唯一需要給自己許可的人就是你自己。

書中提到了關於演員、Honest Company的共同創始人兼Yahoo董事會成員Jessica Alba。她的故事有什麼重要的教訓?

她很早就走上了一條當演員的線性道路。她取得了驚人的成功,但她有一個我稱之為「牙痛」的東西──在她的內心深處,有一個她從未提及的真實故事。

而這個真實的故事是,她在年幼時經歷了許多疾病,這就是我所謂的「幽靈工作」,一個暗地裡困擾著她,而她從未談論過的東西。當她成為一名母親時,她意識到自己不想將那個幽靈工作傳給她的孩子。因此,她創立了一家旨在創造健康和保健產品的公司,以幫助其他人不再經歷她曾經歷的許多疾病。她作為一位商界女強人的影響力也更加深遠。

這一切發生在好萊塢普遍出現這種情況之前。因此,Jessica Alba的教訓是,你心中有一個牙痛,有一些內心深處一直在困擾著你,你想要去做的事情。下一次當你處於工作動盪時,不要繼續攀爬。挖掘自己的內心,你一直試圖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本文譯自Yahoo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