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爭奪戰新進度:月球藏氫能祕寶,美中俄日都要?

人類首登月球54年後,首個民間探月器即將在今年4月達陣,為「新太空」時代掀開探月新頁。第二輪登月賽,已然起跑。這場競賽為何讓大國爭資源的大戰搬上太空?美中俄日都想要的可打造氫能與核融合的神祕寶藏是甚麼?

2022年12月,日本宇航新創公司iSpace的白兔-R 1號(HAKUTO-R M1),搭乘美國SpaceX的獵鷹九號火箭離開地表,前往月球。若一切順利,這將成為第一個在月球完成軟著陸的民間探測器。

至今,曾經成功降落月球表面的只有美國、蘇聯與中國的探測器。這期間不乏其他民間嘗試。如2019年以色列非營利組織SpaceIL發起的「創世紀」號,可惜在下降途中引擎故障,墜毀月球表面。

白兔-R 1號的月球旅程長達4到5個月,估計將在2023年4月抵達月球。

這是因為,為了減少所需燃料量,藉此裝載更多科學儀器及節省花費,白兔-R 1號選擇了一條「繞遠路」的途徑前進月球。白兔-R 1號將利用地球與太陽引力進行軌道飛行,最遠時會達到距離地球140萬公里之處,再轉回月球,並在繞行中慢慢靠近月球表面,完成最後的軟著陸。

白兔-R 1號估計將在2023年4月抵達月球。取自iSpace臉書
白兔-R 1號估計將在2023年4月抵達月球。取自iSpace臉書

月地距離約38萬公里。若採取較直接的飛行途徑,約可在數天內完成這趟旅程。如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獵戶座太空船,在2022年11月出發時,只花了五天就抵達月球。

這表示,若其他也有登月計畫的企業提早出發,可能後發先至,搶下首登月的民間探測器的頭銜。例如鎖定南極地區的「Intuitive Machines」與探索神祕穹頂格羅特胡森(Gruithuisen Domes)的「Astrobotic」。

廣告

iSpace執行長袴田武史曾表示,任務的目標不在於爭搶第一。但證明自己有參賽的能力與意圖,在「新太空」時代的的意義性不可輕忽。其中,月球可說是下一個太空時代必爭的灘頭堡。

從地球到月球,地緣關係新戰場漸成形

2017年,美國宣布重返月球、前進火星的「阿提米絲」(Artemis)計畫。除了主要合作夥伴歐洲太空總署(ESA)、日本宇宙航空機構(JAXA)與加拿大太空總署(CSA),NASA並主導了至今有23個國家簽署的「阿提米絲協定」(Artemis Accords)。

這份協定可說是自1967年的《外太空條約》以來,最具體、也最具野心的國際太空行動公約。在《外太空條約》的基礎上,增設了所謂的「安全區」,讓國家或企業可以在其中不受干擾地進行科研工作。

此前,早在2004年,中國啟動了自己的探月工程。並陸續完成數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目標。包括成為史上第三個送探測器登月的國家,以及在2019年成為第一個登陸月球遠側(俗稱「月之暗面」)的國家。

長期關注中國太空發展的前立委雷倩特別指出,完成月球遠側的安全登陸,展示了中國的科研能力已來到相當水準。

目前,美國、中國兩大太空強權,同樣設有送太空人前往月球,並在月球建立一個永久性基地的計畫。這也顯示了「阿提米絲協定」的重要性。與1960、1970年代不同,如今各國在月球上展開資源爭奪戰,已成為相當真實的未來。但地表上的矛盾,似乎也延伸到了宇宙中。

以處於戰火中的烏克蘭為例,它竟是NASA主導的「阿提米絲協定」的簽署國。而敵對方俄羅斯,則與中國在2021年宣布,將合作建造一個國際月球科研站,位置預計位於月球南極。而南極也是美國團隊欲探索的地點之一。兩陣營彼此對立作法不言可喻。

月球上暗藏氫能,核融合資源

但搶奪月球南極並非只為了主權,這是因為南極地區被認為蘊藏有重要的資源:水冰。這不僅可能作為太空人的飲用水,也具有發展氫能的機會。另外,也已有私企看準月球上可能具有的稀土、金屬元素等資源,以及地球上極少,但可以成為核融合燃料的氦3同位素,這可能有做為新燃料的潛能。

月球南極地區被認為蘊藏重要資源:水冰。Pexels by SevenStorm JUHASZIMRUS
月球南極地區被認為蘊藏重要資源:水冰。Pexels by SevenStorm JUHASZIMRUS


國防院助理研究員許智翔直言,月球的資源戰、甚至主權爭議都是可能的。即便《外太空條約》限制國家不得在外太空星體宣稱主權,美國NASA署長尼爾森(Bill Nelson)已不只一次在訪談中警告,有南海前例,不能排除中國在月球宣稱領土的可能性。

於比利時根特大學主研太空政策及治理的客座專題研究博士廖立文則認為,外太空條約應可牽制國家主權爭奪,但讓民間企業開發月球資源,並未直接違反條約內容,因此相當可能發生資源戰。對於參與太空活動的民間企業來說,有開採資源的權利,也是追求利潤的重要驅力。

飛向宇宙,月球只是第一步

除了科技國力的展現、以及資源開發,國防院政策分析員周若敏指出,月球更是人類探索宇宙下一階段的第一步。在前往火星的路上,月球可以作為人類駐留的實驗地點,也可以做為太空載具維修、補給的中繼站。

可以說,先取得月球,就取得了定義下個太空時代的先機。

在新太空時代,太空不再是少數大國政府獨佔的活動領域。越來越多中等國家、民間企業參與太空活動,太空活動不僅成為軟實力的盟友展現,也透過民營火箭、商務太空旅行等形式競逐著商業利益。隨著國際太空站(ISS)退役在即,商業化的太空站也已在路上。

可預見的未來中,太空將會變得更加熱鬧。各國在飛出地球引力時,能否一併擺脫地表的緊張關係,在太空彌合合作關係,還是延續地球的競爭,都將是這一輪登月賽的關鍵。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天外戰場愈來愈熱鬧!中美搶當宇宙霸主,台灣開啟太空元年
一窺太陽系最大行星!韋伯望遠鏡「木星清晰圖」曝光
宇宙懸崖、星系群之舞!「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窺探從未見過的宇宙樣貌

更多相關新聞
白兔號降落時與地面失聯 拚民間登月首例恐落空
航太新興企業ispace何許人 如何挑戰將「白兔」送上月球
瑞典火箭飛歪掉進鄰居境內沒通知 挪威超不爽回應了
星艦試射失敗收場 物種挪移不是夢想
SpaceX最強火箭升空後爆炸 德州發射場受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