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金融》房市白名單天量貸款 銀行憂風險放貸趨緩

【時報-台北電】大陸官方為確保房企資金不斷鏈,至今透過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推出的「白名單」項目貸款金額,已達人民幣(下同)9,000億元。但獲得白名單資格並不代表拿到融資的入場券,銀行基於風險評估仍謹慎放貸,實際真正貸款金額有限。

中證網報導,自年初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實施以來,不少地區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工作專班,推出相關實施細則,搭建政銀企溝通平台,推動房地產白名單專案融資加速落地。大陸金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近日表示,截至5月16日,商業銀行按內部審批流程共通過「白名單」項目貸款金額9,350億元。

但政策暖風並未照拂所有項目。多位銀行人士表示,列入白名單的專案不代表銀行就會直接發放貸款,銀行仍需做風險評估。從銀行角度來說,需要控制不良貸款率。在房市未明顯好轉的情況下,無條件加大對房地產的貸款投入,無疑讓風險大幅提高。

報導引述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任濤表示,雖然通過審批的白名單項目金額已超9,000億元,但實際上銀行投放金額並不高。多家房企也透露,白名單項目累計授信額度占比較小,融資需求仍存在較大缺口。

銀行人士解釋,提供資金的商業銀行必須承擔最終風險與來自各方的壓力,而提供專案的住建系統、地方政府與開發商究竟需承擔多少風險,未有明確規範。該人士表示,「好地段的項目,銀行當然願意支持,但畢竟數量有限」。部分白名單項目還未發放貸款,就已看到地產商後續出現問題,銀行對於這樣的項目當然會擔心。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地方銀行在辦理白名單貸款業務時,仍要看總行額度。即便符合放款標準,但經過重重審批流程,也拖慢了資金到達專項的速度。(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黃欣/綜合報導)